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从“单一种养”到“一田多收”

2019-09-24 07:24:0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南昌9月23日电  题:从“单一种养”到“一田多收”——稻渔共作田里的丰收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姚子云、熊家林

  秋高气爽,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鹏湖村的稻田还未完全转黄,田里已满眼丰收的图景。原来,与过去单一种粮不同,稻田里还养了夜市“网红”——小龙虾,“一田多收”让农民收益大幅增加。

  “这季龙虾刚卖完,稻子长势也不错,一田双收,土地使用效率提高了。”江西中锦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振中说,公司流转了鹏湖村千余亩土地发展稻虾共作,利用龙虾排泄物做天然肥料实现生态循环利用,小龙虾与水稻同生共长。

  “稻田里养殖的是清水小龙虾,对水质、水温等环境要求较高。”养殖人员邵有珠告诉记者,稻虾养殖须施特定的有机肥,不能用化学农药,水体中若存在化学农药残留,虾群便会大面积死亡。

  小龙虾成为证明生态稻米优质生长环境的“合格证”。袁振中告诉记者,去年稻谷亩产700斤左右,产出的大米在深圳市场卖到18元一斤,却依然供不应求。清水小龙虾的产量在每亩300斤左右,产值可达3千多元。

  “以前种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由于比较效益偏低,近年来,少数地方出现农民不愿种田、土地被撂荒的现象。如今,通过稻虾、稻鱼、稻鳖、稻蛙、稻鳅和稻蟹等稻渔综合种养,一亩田收益高的可达上万元。

  “农民参与稻渔综合种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巡视员龙宇闻说,这两年,江西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从49万亩增加到100多万亩,预计今年将突破150万亩,综合种养亩均收益是过去单一种植水稻的三到六倍。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地方正加快推广稻渔综合种养。

  在江西传统产粮大县吉水县,刚刚过了小龙虾的捕捞季,当地八都镇种粮大户刘建平正在田间打理即将丰收的水稻。

  “稻渔共作真不错,我试搞了一百多亩,两年就回本盈利了。今年,我准备继续扩大规模,让更多农田实现‘一田多收’。”刘建平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