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脱贫攻坚,减负不能减责(话说新农村)

2019-11-04 06:33:4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脱贫攻坚到了最吃劲的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今年是基层减负年。笔者近来到一些贫困县采访,听到扶贫干部普遍反映负担轻了不少:填表明显少了,检查考核也少了,现在村级每年只填1次数据,督查巡查也减少为一年1次……

为扶贫干部减负是好事。可有的干部担子轻了,干劲却也松了。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也是最吃劲的时候,容不得丝毫马虎、松懈。从全国看,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还需采取超常规举措攻坚。即便是已经脱了贫的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也还不强,如果没了帮扶措施,很容易返贫。“三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查漏补缺、对账销号。这个关键当口一旦松劲,脱贫成果怎么巩固,脱贫质量如何保证?

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扶贫干部的艰辛努力。这些年来,他们奋战在扶贫一线,进村入户访真贫、真扶贫,他们奉献了青春,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关心、关爱扶贫干部,为他们减负确实必要,也非常重要。但减负不意味着减责,贫困人口数量少了,不等于责任小了、担子轻了,更不能由此产生歇歇脚、换频道的倦怠思想,因为“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个人”,这是必须完成的底线任务。

实际上,解决了会议多、检查多、填表多等形式主义负担问题,扶贫干部更有条件腾出精力,来解决脱贫攻坚中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脱贫质量。采访中,笔者和一些脱贫户一起算过收入账,发现政策性收入占了总收入的七八成,不少脱贫户迫切需要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有的脱贫户的内生动力还不够足,需要强化帮扶培养;一些贫困村的产业基础还不牢,产品销售很大程度上靠帮扶单位“消费扶贫”,需要进一步创品牌、拓销路……到2020年贫困人口如期稳定脱贫,要做的工作还不少。因此,既要为扶贫干部减负松绑,也要进一步细化目标、压实责任,激励他们把心思多用在“扶得起、稳得住、能致富”的长远谋划上,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现在距2020年底只有一年多时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将在我们的奋斗中实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要一鼓作气,再接再厉,广大扶贫干部一定能在这场伟大事业中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