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民生需求 有中求优

2019-11-21 20:32:3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核心阅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浙江探索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每年由群众确定十方面民生实事,并接受群众打分。15年来持之以恒,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没想到这么快就领到了赔偿款,还不用跑冤枉路。”最近,外来务工人员小孙来到杭州市余杭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替在当地做泥水工不慎摔伤的父亲“讨说法”。中心工作人员将这起矛盾纠纷导入访调对接程序,集合公安、法院、信访及属地街道等一同参与处置调解。不久,小孙和包工头、雇主等当事三方达成了赔偿协议。

今年4月,集信访接待、司法调解、法律援助、政策咨询于一体的升级版“信访超市”在杭州西湖区率先亮相,实行“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曾在全国率先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浙江,今年又率先将改革延伸到社会治理领域,建设县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让企业和群众有纠纷需要化解时“最多跑一地”。

早在2004年,浙江就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围绕社会保障等十大领域,每年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一件件民生实事都是从“民声”中来,由群众“点单”,政府部门负责“配餐”,结果交由群众“打分”。15年持之以恒,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统计,2018年浙江城乡居民对民生实事的满意率提高到95.5%。

民生项目办什么,怎么办,先听“民声”

趁着天气好,衢州市龙游县龙洲街道山底村正热火朝天地修建村文化广场。村民雷国荣说:“之前村民茶余饭后没个去处,看到别村都建起了广场,我们也把想法发到‘村情通’上的村民信箱。没想到,广场9月份就动工了。”

雷国荣说的“村情通”,是龙游县率先推广应用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依托微信服务号,开通“随手拍”、村民信箱等,接到村民的建议,一般三天内给予答复。山底村党支部书记吕建强介绍,“这次村里经过讨论决定建文化广场,并把预计完成时间和具体负责人都反馈给村民。”目前,龙游“村情通”在262个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

民生实事项目,应该优先办什么,怎样办在点子上?浙江各地近年来有不少像“村情通”这样的创新举措。

为了让为民办实事的靶向更精准,杭州市构建“党领导、群众提、政协议、人大定、政府办”的民主促民生机制,并整合人民代表联络站、“我们圆桌会”等民意载体以及“请你来协商”等基层民意征集平台。

“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的结果,直接反映出群众的期盼。”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初杭州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由全体市人大代表票选出当年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在浙江,市、县、乡三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已全面推开。

近几年,每到年底,浙江还通过政务服务网公开征求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请全省人民投票,选出10个实事项目,优先列入来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

连续15年省财政支出增量超2/3用于民生

民生实事项目能不能办成办好、办到什么程度,关键还得看投入保障。自2006年开始,浙江率先推动公共财政向“民生财政”转变,提出新增财力的2/3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把民生领域作为财政保障和预算安排的重点。

近年来,浙江聚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截至2018年底,省一级累计实施126项大的民生实事工程;2019年,省、市、县三级推出民生实事1085件。据统计,从2004年至2018年,浙江全省民生支出累计44148亿元,占总财政支出的72%。

浙江还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民生实事。通过财政资金撬动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乘数效应正在显现。长兴县水口乡悬臼岕村101户“农家乐”的庭院改造、立面整治,总投入近3000万元,政府以奖代补358万元,其余都来自民间投资。去年以来,县里推进集体经济薄弱村壮大,累计实施225个项目,县财政支出不到5000万元,撬动社会投资17.9亿余元。

群众在手机上即可对民生项目打分

如今,浙江各地对民生需求不仅满足于“有”,更寻求“优”。

“截至10月24日,衢州市累计完成农村饮水达标提标任务634144人,完成率101.5%,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是今年衢州市的民生实事项目之一。通过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衢州市对民生实事项目资金、完成时限等进行跟踪监督。到年底,群众通过微信小程序上线的满意度测评,就可以在手机上对每个民生实事项目打分、留言评价。

今年10月开始,打开浙江政务服务网上的“民生地图”,就能了解今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进展,看看家门口又建了哪些民生项目;还可以在“公众评价”页面提意见。在民生实事项目所在的公共区域,还贴出了二维码,扫一扫就能评价和留言。掌上办事平台“浙里办”APP,实时公开群众评价人数和评价分数。

“治理能力、通信服务、美好教育、交通管理……”这些都是今年4月杭州市根据社会评价意见发布的“热词”。透过“热词”,捕捉到群众满意度。杭州连续12年发布《杭州市直单位综合考评社会评价意见报告》,“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行路停车难、办事难、清洁保洁难”,杭州从2003年起持续破解这七大难题,并纳入政府绩效管理,考评的“打分权”则交给群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