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国家基本药物达685种,显著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2019-11-30 19:04: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云街道西诸朝村,家庭医生在为村民讲解用药常识。

  耿玉和摄

核心阅读

今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提出促进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和合理用药,逐步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60%。国家医保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两病”参保患者门诊发生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要达到50%以上。

目前,国家基本药物达到685种,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三级公立医院配备比例逐步提高,报销比例不断提升,保障了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今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走过了10年。目前,国家基本药物达到685种,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三级公立医院配备比例逐步提高,报销比例不断提升,保障了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同时,与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管理、健康扶贫等政策联动推行,群众用药更加公平可及,尤其是贫困人群、慢性病患者用药负担大幅减轻。

大大减轻了群众的用药负担,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一片6毛钱的药片,把杨文雄的高血压控制住了。70岁的杨文雄是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白崖二村村民,5年前在县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高血压。此后杨文雄便自己买降压药他巴唑片,长期服用。杨文雄有时在药店买,有时在医疗机构买,药价不算高,但对于他的家庭来说还是有点吃不起。2016年底,杨文雄一家被当地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此以后,杨文雄开始享受当地贫困人口基本药物保障政策,定期到村卫生室开药,几乎没有自付费用。

“我现在吃的是基本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效果挺好,这几年血压一直控制得很好。村医经常上门来给我量血压,问我身体情况,特别细心,感谢村医这么照顾我。”杨文雄说。

在白崖二村村卫生室,记者看到药架上摆放了上百种基本药物,村医范守存说,这些药基本满足了村民的需求。她还拿出记录基本药物的处方单和开药记录本,上面有像杨文雄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药物开药情况。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群开基本药物还能享受额外的补助政策,买药几乎不用花钱,病情控制得较好。

村卫生室的隔壁住了一位77岁的老人伊元春,多年来患有慢性肺心病、高血压,全靠村卫生室定期给他开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茶碱缓释片控制病情。这两种药品也是基本药物,老人长期能吃得起了。

在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基础上,结合健康扶贫政策,西宁市对西区三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万多人进行基本药物保障。针对一些常见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以及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等13种慢性病,提供33种基本药物,由市政府进行补助。随机问卷调查显示,87.6%的服药人群表示减轻了用药负担,尤其是慢性病服药人群中93.2%的患者表示大大减轻了用药负担。

2009年,我国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2018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增加到685种,突出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疾病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注重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由于报销比例高,群众身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并充足供应,大大满足了百姓的基本用药需求。在此政策基础上,多个省份近30个市、县试点对贫困人群、慢性病人群进行保障使用,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大大减轻了群众的用药负担,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农村居民和贫困人口的获得感大大增强。

降低群众药费负担是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之一。201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基本药物实际保障水平, “在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管理中,在保证药效前提下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药费支出,增强群众获得感。”

针对慢性病人群开展基本药物保障,可以起到“花小钱办大事”的功效,提高群众获得感

任佪蓉是拦隆口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医师,她和村医范守存等5人组成家庭医生团队,每个月到签约居民家里随访。健康服务记录本完整地记录着每月一次家庭医生的随访、药品、咨询等服务时间和内容。

西宁市抽样调查51所乡镇卫生院和33所贫困村卫生室,发现通过13种慢性病基本药物保障政策,这些机构已经建立慢性病分类治疗机制,患者接受管理的依从性提高,慢性病得到规范化治疗和管理,有效控制了病情发展,预防了并发症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上海市嘉定区从2007年起对农村高血压患者提供6种基本药物保障,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每名患者配置了小药箱,并给予健康教育和指导、随访等服务。成立了“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还有健康教育宣传员队伍,协助小组进行健康促进工作。12年来,受益农民达到9032人,不仅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还有效控制了目标人群的血压水平,提高了高血压的规范管理率,降低了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病率。

浙江省台州市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实施基本药物保障政策已有8年。北京大学课题组对其抽样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台州市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基本药物保障工作投入产出比分别为2.25和4.80,也就是财政每投入1元保障基本药物,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并发症减少,平均每年每人可以分别减少2.25元和4.80元的医疗费用支出。

中国药科大学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课题组成员李伟说,基本药物制度的价值内涵就是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保障公民健康权,让人人买得起、用得上。慢性病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人群,一般具有病程长、老龄化、多项慢性病共存的特征,用药成本对于此类人群也是较大的卫生费用支出。如果慢性病没有很好控制,会出现病情迁延,引发更严重疾病。针对慢性病人群开展基本药物保障,可以起到“花小钱办大事”的功效,提高群众获得感。

与分级诊疗政策衔接,有利于激励基本药物使用,引导慢性病患者下沉,放大惠民效应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实施基本药物保障以来,村民在村卫生站看病只收1元钱挂号费,基本药物品种达到330种,完全能满足村民的基本用药需求。村医承担着40%的公共卫生服务,和乡镇卫生院一起履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药物花钱少,吸引着村民定期去村卫生室,接受家庭医生的慢性病管理服务和随访服务。

今年3月制定的《花都区整体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不仅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管理与基本药物制度衔接,还将其与医联体分级诊疗、药品带量采购、医保报销、医务人员考核等政策衔接,有效缓解了看病贵。花都区两家三甲医院牵头全区镇街级卫生机构,建成两个医疗集团,成立集团药事委员会,统一用药目录,优先将国家基本药物、医疗机构集团内慢性病用药纳入目录,明确基本药物在各级医疗机构配备使用比例。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政策联动紧密,上下机构用药衔接,与糖尿病、高血压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等政策衔接,让基本药物制度更加惠民。如西宁市将健康扶贫政策与基本药物政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管理相结合,加大对贫困、慢性病人群的保障力度;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与高血压、糖尿病门诊报销政策统筹衔接;河南省息县与慢性病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结合,提供多样化服务,根据病情制定不同等级服务包,针对不同病情的慢性病患者实施签约治疗服务等,基本药物供应、支付和使用的保障链条更加完善。实践证明,基本药物制度提升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促进了分级诊疗,减少了患者药费支出,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李伟认为,基本药物制度与分级诊疗政策衔接,有利于激励基本药物使用,引导慢性病患者下沉,放大惠民效应。同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与医疗保障政策联动,将让群众感受到原有福利不降低、民生保障有增量。

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奠定了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成为医疗卫生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基本药物政策具有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特点。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不断发展,其优越性将更加凸显,群众受益程度随之提高。我国应不断发展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与医疗、医保等系统更加紧密联动,保障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