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统一管控

2019-12-14 19:46:2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本报讯(记者 陈雪柠)城市副中心是首都“一核两翼”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区控规中更是提出“副中心质量”的城市建设高品质要求。记者昨天了解到,市规自委会同通州区政府组织编制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导则(规划管理版)》。昨天起,规划管理版导则启动为期一年的试运行工作。

此次发布的《导则》,将副中心155平方公里全域空间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进行管控。通过建筑空间、滨水空间、街道空间、绿色空间和地下空间5个分篇,建立起全方位空间管控体系。

设计导则以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为目标,在保障城市防洪防涝安全的基础上,从赏景、亲水、活力三方面提出控制引导要求,提升滨水空间的公共活力。

例如,鼓励滨水慢行活动,建设连续贯通的步行道、跑步道、自行车道;加强河道两岸慢行系统联系,提升滨水空间可达性,方便人们观赏水、亲近水、享受水。

除了滨水空间,设计导则还对建筑空间、街道空间、绿色空间和地下空间分篇论述,五大分篇共同形成精细化管控的重要手段。

其中,建筑空间篇导则重点围绕建筑色彩、屋顶立面、绿色设计、建筑附属设施等要素提出设计管控要求,保证整体城市空间环境的协调统一。街道空间篇再次明确小街区、密路网、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区、魅力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如提出路口连续种植行道树的具体做法,打造完全林荫街道。绿色空间篇按照蓝绿交织、森林城市的要求,提出构建城市级、社区级两级十类的绿色空间网络。按照导则,应充分利用城市建设边角地及小型开放空间建设小微绿地,逐步实现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让人们可以便捷到达公共绿色空间,提升绿色空间的可达性。

城市的地下空间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区域。地下空间篇导则提出,建立高效集约的地下空间功能系统,引入业态复合的地下商业设施、共享创新的文化设施等功能设施,提升地下空间的品质和活力。

在空间划分的五大分篇内容之外,设计导则还推出“特定地区篇”,聚焦老城区等特定地区。

老城双修,是指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结合副中心老城区城市双修中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风貌环境提升等工作,目前副中心老城区特定地区篇规划设计导则已经完成。在58.5平方公里老城区范围,重点围绕建筑第五立面、建筑外墙、立面以及背街小巷、景观大道等要素,为老城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支撑引导,有效提升老城区城市品质。

针对建筑的第五立面即屋顶面,导则提出按照重点坡屋顶区、坡顶协调区、现代风貌区进行控制,并对屋顶色彩提出控制要求。坡屋顶以中低明度的橙黄-红褐色系为主,蓝灰色系为辅,平屋顶以高明度米白色系为主。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老旧小区需先对屋顶进行节能改造。

导则还对建筑外墙的更新改造提出多种指引方式,包括立面清洗、外墙粉刷、材质优化等。

下一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还将根据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逐步增补更新行政办公区、张家湾设计小镇、文化旅游区等特定地区的规划设计导则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