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六成受访者称城市落户政策会影响就业选择

2019-12-19 21:13:0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六成受访者称城市落户政策会影响就业选择

62.0%受访者希望加强落户政策信息公开

哈尔滨市泰山路派出所户籍民警在给群众办业务。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要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目前,已经有不少城市对大学生敞开了大门,一些城市将落户门槛放宽至大专乃至中专学历。城市落户政策的调整会影响你的就业选择吗?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7%的受访者表示城市落户政策的调整会影响自己的就业选择。66.6%的受访者觉得落户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引进。

64.7%受访者表示城市落户政策会影响就业选择

北京某高校学生聂炜老家在江苏,他希望毕业以后能在南京工作和生活。“不过,如果其他城市针对人才推出的优惠政策有足够的吸引力,我也会考虑”。

杭州某高校在读大学生史芳是浙江金华人,她坦言对现在的落户政策还不够了解。“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我还没有想好要在哪里落户和生活。”史芳表示,她选择就业城市时也会考虑该地的落户政策。

调查中,69.2%的受访者表示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落户政策,24.3%的受访者不了解,6.5%的受访者不关心。

来自河南省周口市的沈文杰说,如果在就业城市没有户口,那么这份工作他很有可能做不长久,“我会觉得没有归属感,觉得这个城市不是我的家。现在很多地方落户政策放宽了,看到了落户的机会,我会更有动力和信心在一个地方工作下去”。

调查中,64.7%的受访者表示城市落户政策的调整会影响自己的就业选择,会选择落户政策更友好的城市,23.0%的受访者表示不会,更看重其他方面,12.3%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我了解到,杭州放宽了落户政策,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可以享受先落户后就业的政策。未来研究生毕业,我可能选择直接在杭州落户。”史芳认为,如果在一个城市没有户口,是很难长久生活下去的,“没有户口,未来子女的教育会受到影响,所以我很看重落户的问题”。

“我想在大城市落户,因为大城市基础设施更完善,教育资源更好。如果能落户的话,可以享受更多的福利政策。”聂炜说。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陈卫民表示,从国家层面上说,落户政策的调整是在推动城镇化的进程,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保障长期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的基本福利。从各个省份的角度说,这有利于争取更多的人口资源,争取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很多地方参与到‘抢人大战’中,更多是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

“如果某个大城市落户政策友好,我肯定会考虑在这个城市落户。”沈文杰觉得,大城市毕竟工作机会多、工资高、交通发达,而且学校多、图书馆多、培训机构多,学习机会也多,“对于我们学历水平不高的人来说,有更多提升机会”。

调查显示,受访者愿意在大城市落户的主要原因是工资高待遇好(73.8%)、教育资源好(65.3%)和基础设施完善(64.3%)等。

聂炜觉得,从城市发展角度来说,友好的落户政策能吸引更多人才,让城市发展更快更好。从个人发展角度来说,友好的落户政策能更好地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让更多人享受到当地的政策福利。

“虽然大城市有诸多吸引我的因素,但是大城市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压力也比较大。”沈文杰觉得,在大城市生活也有很多不便,比如很多大城市堵车严重,上下班高峰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

关于在大城市落户,受访者最大的顾虑是商品房价格高(74.5%),然后是生活成本高、压力大(63.4%),其他还有落户难度大(45.7%)、工作不稳定(39.2%)、与家人距离太远(30.4%)、会失去原户籍带来的福利(27.0%)、无法融入当地生活(24.6%)等。

聂炜担心,在大城市落户,他会离家乡父母更远,会想家,“以后带孩子也不方便,父母的养老也是个问题,得想办法把父母接过来一起生活,生活成本高也是我担忧的问题之一”。

62.0%受访者希望加强落户政策信息公开

对于落户政策的调整,66.6%的受访者觉得落户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引进,55.9%的受访者认为保障了民众自由选择生活城市的权利。

与此同时,47.6%的受访者担心这会增加户籍流动的频率,43.8%的受访者担心会加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负担。

陈卫民认为,调整后的落户政策放宽了对人们学历、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更多地和人们参与当地社保的年限挂钩,主要针对的是在城市里已经生活了一定年限的人。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很多大城市早已是开放的了,“抢人大战”早就有了。

“当下的一些政策主要还是解决存量的问题,所谓存量的问题,即已经在城市里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只是需要解决户口。”陈卫民告诉记者,很多城市的“抢人大战”中,完全从外地新过来的人并不是特别多,大部分还是已经生活在该城市的人,所以在人口的总量方面,压力不是特别大。但是对财政来说,压力是有一点的,比如公共服务、政策福利方面的压力,对地方财政会有一定的挑战。

沈文杰认为,一个城市通过友好的落户政策吸引到人才以后,还要考虑后续问题,城市服务水平要提高。

调查中,62.0%的受访者希望加强落户政策信息的公开,60.7%的受访者希望能简化申请程序,45.4%的受访者希望进一步降低落户难度。

史芳希望落户的流程以及相关规定更明确、详细,“比如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落户条件去申请落户,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要清清楚楚地公示在网上,方便申请者准备,避免让大家来回跑”。

陈卫民介绍,按照《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规定,300万以下人口的城市已经完全放开落户了。对于这些城市来说,大家考虑的不仅是落户问题,而是有没有就业、发展的机会,未来的人才流动更多还是取决于市场。

受访者中,00后占1.0%,90后占32.5%,80后占48.1%,70后占13.5%,60后占4.0%。来自一线城市的受访者占34.3%,二线城市的占47.4%,三四线城市的占16.4%,城镇的占1.6%,农村的占0.4%。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王一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