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野生动物用“脚”为河南生态治理点赞

2019-12-19 21:13:4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郑州12月19日电(记者牛少杰)寒冬来临,一批又一批大天鹅“携家带口”,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回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们将在这里“舒舒服服”地度过整个冬天。

“十年前天鹅还很少,但这些年越来越多,现在监测到约一万只。”该保护区三门峡管理处负责人董帅伟说,天鹅对水质很“挑剔”,天鹅数量增加与湿地生态环境变好分不开。

近年来,三门峡市加大湿地恢复和修复力度,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据董帅伟介绍,“我们在天鹅活动水域适量种植水生植物,不但净化了水质,也为大天鹅越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河南省内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鸨、黑鹳、中华秋沙鸭等种群也在扩大,还有一些“绝迹”多年的陆生野生动物也开始“频频露面”。

2017年,河南太行山区频繁拍摄到野生金钱豹,2018年初首次拍到金钱豹群体活动影像,同年11月又首次拍到野生幼崽。此外,原麝、黄喉貂、西伯利亚狍等珍稀动物也被抓拍到。

“野生动物又‘回来了’,说明我们的保护起了作用,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得到有效控制,栖息地更适宜野生动物种群恢复。”河南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卓卫华说,监控画面显示有的豹子“吃得还挺胖”,多种野生动物数量增加,也说明森林覆盖和湿地环境等生态条件在整体改善。

据河南省林业局统计,河南共有湿地面积941.92万亩,2017年与2007年相比,森林面积净增1295.8万亩,2014年至2018年森林覆盖率提升2.6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河流水质不断改善,截至今年10月,省辖市建成区150处黑臭水体中已基本消除109处,县城建成区174处黑臭水体中已基本消除127处。

“野生动物对生态环境很敏感,其中不少是当地生态质量的指示物种,种类和种群规模是区域生态环境最直接的反映。”郑州师范学院生物学教授李长看说,野生动物的“集体回归”,说明区域生态涵养功能在持续恢复。

得益于河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重新活跃于山野河湖,伴随而来的还有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

“人们生态保护意识在逐步增强,对野生动物越来越友好,现在群众一旦发现有野生动物需要救助,便会立即给我们打电话报告。”卓卫华说,下一步还是要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动物不会说话,却会用‘脚’为生态环境质量投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