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海昏侯墓主系汉武帝之孙刘贺 遗骸腰部现玉印

2016-03-02 12:12:13 信息来源: 新京报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家财万贯”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人身份今(2日)早最终揭晓,确认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新京报》报道,今早9时,首博礼仪大堂内举办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江西省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考古证实,墎墩山墓园主墓墓主人即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该负责人介绍,内棺尚存墓主人遗骸痕迹,遗骸腰部位置见“刘贺”名字的玉印一枚,遗骸下有包金的丝缕琉璃席,席上有整齐排列的多组金饼。居室化的椁室,设计严密、结构复杂、功能清晰明确,对于研究西汉列侯等级葬制具有重大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刘贺为汉武帝刘彻之孙,是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昭帝驾崩后继位。登基仅27天便因荒淫无道、不听劝谏遭废黜,史称汉废帝

海昏侯墓考古遗址拟建博物馆

今早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发布后,专家表示其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具有重大研究和展示价值。

据了解,江西省相关部门正筹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研究机构,高标准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紫金城城址和铁河古墓群保护规划》、《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抓紧建设遗址博物馆,积极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促进遗址建设与江西省旅游发展相融合,打造国家5A景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重证据可证明海昏侯墓主为汉武帝之孙刘贺

证据之一:玉印刻“刘贺”二字。

2016年1月17日,考古队员开启内棺后发现尚存墓主人遗骸痕迹,在遗骸的腰部位置,放置着一枚白色玉印,玉印上刻有“刘贺”二字。专家介绍,这是刘贺的私信。在两汉时期,印章是常见随葬品之一,也是判断墓主身份的最直接证据。

证据之二:墨书金饼上有字“臣贺”。

在出土的金饼上,考古队员发现了模糊的墨书字迹,并释读出了关键部分:“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贺”字直接指明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而元康是汉宣帝刘询的第三个年号。考古领队杨军介绍,西汉酎金制要求有封地的侯和王,在每年八月祭祖时给朝廷献上黄金。金饼上的墨书,也从侧面展现了当时的酎金制度。

证据之三:奏章副本署名“臣贺”。

在出土的木牍上,专家发现了海昏侯与侯夫人写给皇帝、皇太后的奏章副本,仔细辨认,木牍上“海昏侯臣贺”、“陛下”、“呈太后陛下”、“元康四年六月”等字样清晰可见。

除证实墓主人身份外,发布会还揭秘了1月份开启内棺后的发现。专家介绍,内棺随葬大量金器、精美玉器和漆器,墓主人遗骸下,有包金的丝缕琉璃席,席上有整齐排列的多组金饼。

刘贺简介

刘贺(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后元元年(前88年),其父刘髆去世,年仅五岁的刘贺嗣位,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仅27天,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依旧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前63年),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神爵三年(前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