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老人庆寿6子女分别记账收礼金 无奈掏6份钱

2016-03-05 17:19:30 信息来源: 四川日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遇红白喜事,上人情随份子本是农村礼尚往来、互助帮衬的传统。但来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多位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指出,吃酒席随礼已经成为不少农民的沉重负担,传统的“人情世故”在农村有些变味了,滥办酒席的不良风气应该适当引导和遏制。

《四川日报》报道,“以前盼,现在怕。”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从江县洛香镇大团村农民梁文同坦言,农村的“礼尚往来”有些“变味儿”了:办酒名目越来越多、酒席场面越搞越大、礼金越送越多。

“六七年前,送50块钱的礼,能承担得起还可以图个喜庆热闹,现在送两三百元,还可能遭到主人家的白眼。回礼时不加个一两百都不好意思。”梁文同说,以前去吃酒席都是高高兴兴的,现在听到别人请客就怕、不想去。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紫云县坝羊乡科羽有限公司董事长舒明勇也向记者讲述了其亲历“奇葩送礼记”:当时给一位老人祝寿,为表示尊重,舒明勇特意备了1000元礼金。到主人家后看到门口桌上摆了6个记账本。向旁人打听才知,原来是老人的六个孩子在分别收礼金。舒明勇无奈,只得再掏出200元,给每个账本上了200元礼金。

“在外打工三万三,回家吃酒荷包干。”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天柱县石洞镇红坪村农民杨爱东说,吃酒席随礼已经成为不少农民的沉重负担,有的农户一年送出去的礼金接近2万元,挣的钱刚刚“够本儿”,有时甚至“入不敷出”。

一些代表分析“变味儿”的原因主要是农民收入确有提高,但攀比之风日盛。“前些年有些人外出打工挣钱多了,回家送礼也就‘加码’了,大家都爱面子,你加我也加,陷入恶性循环。”梁文同说,“最后辛苦打拼挣的钱差不多都送人情了,但人与人之间的情分反而越来越淡了。”

“不好的风气不是一天能扭转,农村的人情世故用强制的法子不好使。”梁文同说,要遏制滥办酒席风,需要发动乡村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寨老、长者等农村有威望的人的示范作用,持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逐步带动农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情观”。

记者采访了解到,当下已有部分地区在探索农村滥办酒席的治理办法。例如贵州省普安县尝试以村规民约方式进行规范,即通过召开群众大会或代表大会,将规范酒席办理纳入《村(居)规民约》或《村(居)自治章程》,明确酒席范围、流程、桌数、标准,形成老百姓自己的“规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