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广州发现1860年法军墓碑 或为英法联军罪证

2016-03-09 14:44:29 信息来源: 广州日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2016398710

 

1860年法军墓碑

艾森网消息:昨天,热心市民温先生反映,在越秀山原广州美术馆碑廊大门侧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的都是法文,大意是,该碑是为1860年~1861年为法兰西死亡的海员而建立的。他说,这有可能是英法联军入侵广州的重要历史物证。

《广州日报》报道,温先生是广州市民,家就住在越秀山附近,他和家人经常爬越秀山锻炼身体。2月份,温先生的儿子告诉他,在越秀山上广州美术馆大门内看到一块石碑,石碑上面都是外文,看上去不是英文,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

好奇的温先生来到儿子所说的地方,拍下碑文,还亲自丈量了一下。这块石碑长约2.3米、宽约1.3米,是麻石碑,上面的年份是1860年~1861年,距今已经有150多年历史了。

市民怀疑是士兵墓碑

碑文上的时间为150多年前。

温先生说,碑文看上去应该是法文,他把碑文发给了一个懂法文的同学,同学回复说,这是一块墓碑,碑文上面写的内容大致是,这里埋葬的是法国士兵。

“碑文的时间刚好就包含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这会不会是英法联军入侵广州留下来的历史物证呢?”温先生不解地说,如果这块石碑原本就在这里,说不定这里就是法国士兵的墓地。这么重要的历史证物为什么会被这样摆放在草丛中呢?

墓碑或来自深井一带

深井岛曾被清政府指定为安葬外国人的墓地,被称为“法兰西岛”。

广州博物馆研究员陈鸿钧说,广州博物馆仲元楼展区(原广州美术馆)碑廊入口处有一方法文墓碑,麻石质,形制完整,放置于乱石杂草中多年。日前,博物馆招聘了一位法语专业的员工对碑文进行翻译,大致是,该碑是为1860~1861年为法兰西死亡的海员建立的。

陈鸿均说,该碑据说从广州东郊黄埔某地移交给广州市文管会,再由文管会(今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拨给广州博物馆。不过,由于时间久远,移交时既无经事人,又乏详尽档案说清楚来龙去脉,所以,关于该碑的原在地方及相关内容,现在亦不甚明了。

当年,清代广州黄埔长洲、深井一带水深港阔,为粤省大关之所在,所以当时有规定:“凡载洋货入口之外商船,不得沿江湾泊,必须下锚于黄埔,并不得在别地秘密将商品贩卖。”(W.C.Hunter:《The“Fan Kwae”at Canto》)。黄埔港为外洋船舶进入广东的首泊地,所以,此处商贾云集,帆樯林立。外籍海员到达后,无不由此登陆,租房生活,停留等待。

黄埔港对岸的长洲岛和深井岛被清政府指定为安葬外国人的墓地。有资料说,长洲岛被称为“丹麦人岛”,深井岛被称为“法兰西岛”。因而陈鸿钧推测,现在发现的法文墓碑原来应该在黄埔的深井岛,是为法兰西海员集体墓地而刻立的墓碑。

碑文所指法国海员死因成谜

陈鸿钧介绍,该碑是为海员而立。1856~1861年是中英、中法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段,自1857年12月29日广州失守,1857年1月5日粤督叶名琛被掳之后,广州除了乡勇团练等进行局部抗击和袭扰外,再无大的战事。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组织以巴夏礼为首的“联军委员会”,扶持原广东巡抚柏贵,在联军委员会指挥和监督下继续行政,重要城关汛口由联军把守。1860年10月《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按照条约的规定,于1861年10月1日从广州撤出。

该墓园所葬法国海员的人数不得而知,因何原因而死也是个谜。在广州战役中,关于英法联军的死伤人数,中西记载不一。

广州博物馆另藏有一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死亡英军的墓碑,该碑原嵌于越秀山旧城墙上,上面记录的死亡者共17名,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19岁。此英军墓碑说得很明白,该17名军士死于1861年广州驻地。此碑与上述法国海员墓碑类似,可相互比读。

反侵略斗争

无处不在

据史料记载,英法联军侵占广州后,“拆毁民房,掳掠子女,恣睢暴戾,无所不为”(清咸丰年间《筹办夷务始末》)。面对国恨家仇,有反侵略斗争光荣传统的广东人民不但采取公开的、集中的方式进行斗争,也采取秘密的、分散的斗争方式打击敌人。公开的斗争主要在《天津条约》签订以前,而秘密、分散的斗争则自从“亚罗号事件”发生以后不久就没有停止过,一直坚持到英法联军退出广州。

有许多广东人民秘密斗争的事例被史料记录下来。法军侵略头子葛罗在给两广总督桂良的照会中称:“该处人民,遇独行外国兵丁,即时毙命。”侵略者的《西人日报》上曾载:1858年1月,英国人在香港僻野地方,随时会遭到广东人民的袭击,以致“英人不敢再外私行”。英国侵略者在黄埔地方竖了一面大旗,到了夜里,就被广东人民将绳子割断,毁掉旗帜。7月2日,法国强盗从轮船登岸,忽然被困,其中两名强盗夺围而走,“一人在后,头与手皆被割去。”一名英国海军军官,在一个乡村里被包围,并在他的士兵面前被砍了头。

陈鸿钧说, 以上史料足以证明人民秘密反侵略者的斗争无处不在,给敌人以极大的打击,侵略者头目包令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正吃着战争的恶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