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青报:用电动自行车是个人占了大家便宜

2016-04-07 16:10:48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你占用资源,当然需要付出成本;你不付或少付成本,本质上就是“公地悲剧”中的挥霍者,你是占了大家的便宜。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觉得4月1日和11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深圳和北京(10条街)先后禁止电动三轮车和电动两轮车。这让我觉得后半生有希望岁月静好,而不是说不定哪天葬送在电动莽撞小哥手里。

我知道这样说会有一大堆公知和良心人士反对。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几年前,我的一个女同事,刚毕业,花儿一样的女孩。有一天早晨,就在中关村这边,被一辆电动自行车把小腿撞成粉碎性骨折。我是她领导啊,飞奔去医院,女孩脸色苍白,安静地躺在病床上。我们能说什么呢,肇事者是个快递小哥,他根本赔不起啊,还为难他干什么呢。几年后女孩早离职了,我还惦记着,和她有联系的同事告诉我,没有后遗症是不可能的。

真的,我恨电动自行车。它们来无影去无踪,三四十公里的时速,不蹭到你衣服你根本听不见动静。它们在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上撒着欢地钻来钻去,看着它们,我头一次有了老人的感觉,颤颤巍巍的感觉,当它们远远杀过来,我站着根本不敢乱动,不知道自己会被怎么“处理”。这会一直是我后半辈子的恶梦,毫无征兆地突然身体腾空,重重摔在地上,有个骑电动自行车的家伙愣在那里,用充满恐惧的眼神打量我……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恶梦。你可以去任何城市的社区论坛,搜一下电动自行车,看看市民们怎么说。事实上,这也是深圳禁止电动自行车的依据,深圳相关部门公布了这几年市民写信投诉的数量,几百封。你知道,只有“奇葩”才会给政府写信,他们背后,应该是几何级数的不怎么奇葩的像我这样的普通市民。

当然你可以说,立法啊依法行政啊不能搞一刀切啊那些穷苦人怎么办啊?是的是的,电动自行车国标已经执行十几年了,自重45公斤以下,时速20公里以下。2013年新国标还放宽了些,55公斤以下,时速30公里以下。可谁听你的啊?北京400万辆电动车里边290万辆超标,你街边随便攒辆车就能开出四五十公里的时速吧!

我尊重法律,也觉得政府应该更人性化地行政,更觉得那些快递小哥不容易。他们怎么办,快递公司怎么办?提高成本吧,你们剁手族网购狂魔分摊成本吧!凭什么“亲,包邮哦”,凭什么把本来应该您个人支付的成本,分摊为公共安全成本啊?我那位被撞断小腿的女同事,本质上她不就是分摊了低价网购的成本吗!

电商为了低价,必须拼命压低快递成本,快递小哥懂交通规则的有几个,出了事公司肯负责的有几个?网购的倒爽了,是否意识到你爽的成本要全社会分摊?你占用资源,当然需要付出成本;你不付或少付成本,本质上就是“公地悲剧”中的挥霍者,你是占了大家的便宜。

当然,我也认为电动自行车是禁不绝的,相比汽车、摩托车就是有优势。问题是,咱国这些玩意还能叫“自行车”吗?有本事你骑上去别发动,自己蹬几圈试试?未来肯定还会有电动自行车的,但必须是在把现在这些货都干掉的前提下。看看人家欧洲的电动自行车吧,长得就像自行车,骑起来也像自行车。目前这些电动自行车,真要骑上它风驰电掣,请您先去考摩托车驾照,请您上机动车保险,请您按照机动车定期年检,有问题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