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美国作家写打油诗调侃中餐 被批种族歧视

2016-04-09 14:48:56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1

 

作家加尔文·特里林(中)在纽约China Grill的一个余兴派对上。特里林写过大量关于美食的文章,包括美国境内的中餐美食。

艾森网消息:作家加尔文·特里林(中)在纽约China Grill的一个余兴派对上。特里林写过大量关于美食的文章,包括美国境内的中餐美食。

参考消息网引述美媒报道称,作家加尔文·特里林(Calvin Trillin)的一首诗作发表在4月4日的《纽约客》(The New Yorker)上,诗中以一个愤怒的美国美食爱好者的声音,描述了目前中餐菜式的多种多样。不过,有些读者觉得这首诗难以消化。

这也不是第一次有人觉得特里林的俏皮诗(他说是打油诗)有些过分了,但是批评《他们怎么还有其他省份?》(Have They Run Out of Provinces Yet?)的人说,它显示了对中华文化的轻视,甚至有可能带有种族主义色彩。

报道称,这首诗在开头部分写道:

他们怎么还有其他省份?

如果是,我们就有了发愁的理由。

很久以前,这里只有广东菜。

(很久以前,我们很容易知足。)

但是之后来了四川菜,

广东菜就过时了。

我们对四川菜大唱赞歌,

虽然麻婆豆腐可以把你的舌头辣穿。

然后来的是上海菜,

我们咕噜咕噜地吃灌汤包。

随后是毛泽东家乡的湖南菜,

带着自己的特色到来了。

我们还以为所有菜都已经吃过了,结果

又有一个省份的菜来了:福建菜。

报道称,特里林写过大量关于美食的文章,包括美国境内的中餐美食。(2010年,他在《纽约客》的一篇文章中描写了厨师张鹏亮[Peter Chang]的粉丝。)同时,他也顺带写一些让人无语的打油诗,还出过一本合集《限期诗人:我的打油诗人生涯》(Deadline Poet: My Life as a Doggerelist)

但网上的批评者说,他刊登在《纽约客》的食品与旅游特刊上的这首新诗反映了对中国的畏惧和无知,将其描述为过于人多地广、拥挤不堪,与一个世纪前的种族主义“黄祸”论调并无二致。

报道称,Jezebel网站以一个六年级学生写读书报告的视角来戏谑特里林和他的诗:“这首诗的主角特别喜欢中国人,但他认为中国人有点太多了。他也特别喜欢吃中国菜,但被中餐的种类丰富吓到了。”

总部设在西雅图的另类周刊《陌生人》(The Stranger)发表文章,认为这首诗延续了“怀念昔日白人星球的诗歌潮流”,特里林“说得好像中国的省份无穷无尽,而这是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是在引发排外恐惧。”

报道称,在一封发给《卫报》的电邮中,特里林说,这首诗“不过是在打趣热衷美食的中产阶级”。他告诉记者,他2003年的诗作《布里芝士配夏布利酒有什么问题?》(What Happened to Brie and Chablis?)也对西餐潮流开过类似的玩笑,但并不意味着是在侮辱法国人。

这种解释并没有平息他在Twitter等处遭到的批评。“‘这是讽刺!’不应该成为考虑不周、执行不当或者发表不明智作品的遮羞布,”小说家塞莱斯特·吴(Celeste Ng)写道。

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谴责有些过度。住在北京的华裔美国作家郭怡广(Kaiser Kuo)说:“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些美国华人对卡尔文·特里林写的中餐诗如此不满。”

报道称,《陌生人》那篇文章后来进行了更新,承认特里林有可能是在打趣。作者称,一位英语教授告诉他,特里林“老早之前就是美食作家和打油诗人了,我见过他骑着自行车在华埠到处游荡,他很喜欢在那里吃东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