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这九类人,应及时去做HIV检测

2017-12-30 11:53:54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网北京12月1日电(王莹)艾滋病对人类健康的破坏力让很多人谈艾色变。自1981年人类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成为威胁全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对待艾滋病这件事上,人们也存在很多误区。最常见的九大误区,你中了几条?专家建议有九类人应及时去做HIV检测,看看有没有自己?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核心三招交给你。

  九大误区

  ——误区一:感染HIV就变成了艾滋病患者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一旦感染HIV,这个人就变成了艾滋病患者,其实不是这样的。HIV指的是艾滋病毒,而艾滋病(AIDS)指的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人体在感染艾滋病毒2年—10年甚至更久以后,免疫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时,才会发展为艾滋病,出现感染、肿瘤等体征。

  ——误区二:日常接触会感染HIV病毒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担心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艾滋病毒。其实,艾滋病的传播只有三条途径,即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有证据表明,HIV病毒不会通过接触、眼泪、汗液或唾液传染。因此,以下途径不会感染HIV病毒:与HIV阳性患者呼吸同样的空气;在HIV阳性患者之后接触马桶或门把手;与HIV携带者拥抱、接吻或握手;与HIV携带者共用餐具;在健身馆共用健身器材。

  ——误区三 感染HIV后一定会有症状

  众所周知,感染艾滋病毒后会出现如低烧、淋巴结肿大、四肢无力等症状。其实并不是所有人在感染病毒后一定有症状产生。感染HIV病毒后,可能会有一个长时间的无症状感染期,这个时期可持续约2至10年,这期间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而病毒携带者虽然已经被感染甚至可传染他人,但还没有发病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几年甚至几十年。

  ——误区四 感染HIV后很快就会死亡

  人们之所以对艾滋病这么恐惧,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高死亡率。然而不同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潜伏期并不同,有些会在短短数月内发病,而有些人却能携带HIV生活数十年,甚至达到预期寿命。准确的说,艾滋病不经治疗死亡率是百分之百,但目前抗病毒治疗大大降低了艾滋病的死亡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误区五 同性恋一定会患艾滋病

  由于很多艾滋病患者都是同性恋群体,导致人们将同性恋和艾滋病相提并论。客观讲,艾滋病确实在部分男同性恋中比较流行,原因是男性间的性行为更易导致黏膜破损和病毒传播。但同性恋本身与艾滋病的传播并无关联,对于同性恋的过分恐惧和排斥反而会加大同性恋者的隐蔽性,增加防治艾滋病的难度。

  ——误区六 蚊虫叮咬会感染HIV

  蚊子或其他吸血型昆虫的叮咬是不会传染HIV的。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不繁殖。蚊子在吸血时,不会将已吸进体内的血液再注入被叮咬的人,而是注入唾液作为润滑剂以便吸血。蚊子吸血后通常不会马上去叮咬下一个个体,而要用很长的一段时间消化吸进体内的血液。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现因蚊子或昆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报道,相关研究也没有发现过蚊虫叮咬会传播HIV的证据,即使是在有很多蚊子和AIDS病例地区,也没有发现蚊子会传染艾滋病。

  ——误区七 母亲是HIV阳性,孩子就一定是

  如果母亲HIV阳性,传给孩子的概率是25%。母婴传播主要是围产期传播,孩子在通过产道时可能经摩擦、接触羊水和血液而传播,另外是通过母乳喂养传播。避免的方法是,第一不给孩子吃母乳,第二可以剖腹产,第三服抗病毒药,使母亲血液中病毒减少到最低,产道的病毒可由25%下降到2%。

  ——误区八 安全套防不住HIV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男用乳胶安全套对艾滋病毒及其他性病传播的防护率达85%以上。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套,可以有效隔绝病毒。不过最安全的还是避免多个性伴侣、一夜情等高危性行为。

  ——误区九 网购试纸、献血就能检测HIV

  网购试纸很多没有质量保证,不能完全确保检验的准确性。而为检测HIV进行献血,也是极不负责的行为。目前很多地区的疾控中心都可以提供HIV免费检测,检测结果只限于承担检测工作的医院人员知晓,不必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

  专家建议以下9类人群应及时进行艾滋病检测

  ——性活跃者,无论年龄大小,建议每年都检测HIV

  ——与多个性伴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性活跃者,建议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

  ——卖淫嫖娼人员

  ——发生男男同性性行为,尤其是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

  ——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共用针具注射的人士

  ——结核病检测为阳性的人士

  ——性病检测为阳性的人士

 

  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

  针对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可采取以下相应预防措施:

  1、预防经性接触传播: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侣,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2、预防经血液传播:远离毒品,抵制毒品;不接受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血制品和器官;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安全注射措施。

  3、预防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以及剖宫产分娩等措施阻断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共66.5万人,死亡20.9万人;2016年新报告发现感染者和病人12.4万人,其中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例占到94.7%。当前,性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主要方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张福杰教授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对付这个“全世界的敌人”,需要患者、医生、政府、企业等各界共同努力,把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