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扫黄打非”扎根基层 “安徽模式”获点赞

2017-12-30 11:54:25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网合肥11月17日电(韩家慧)“早在2010年,安徽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就下发了加强乡镇‘扫黄打非’工作的意见,开始系统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安徽省“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李国兵说,起步早、力度大、工作实是安徽省“扫黄打非”进基层成效显著的重要原因。

  针对“‘扫黄打非’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都在基层”这一现实,全国各地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景点活动,截至今年11月,全国各地共建立“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工作点47.5万余个,基本实现“扫黄打非”基层全覆盖,“扫黄打非”扎根基层,群防群治效果突出。

  基层示范点在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发动群众踊跃参与、完善工作规范标准、助力市场监管和案件查办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近期,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过各地初选推荐、初评、投票、复审等环节,评选出300个全国“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其中安徽省入选14个,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网格化管理 强化组织保障

  2015年召开的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现场会和2016年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的指导意见》对“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作出部署和要求。各地按照“强化组织领导、推进三个下沉”的工作思路,狠抓“省市县乡村五级监管网络”一条主线,推进人员力量、执法监管、宣传教育进基层。

  从全国来看,各地“扫黄打非”信息员、联络员和义务监督员的队伍加速组建,使“快速反应、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监管体系更加成熟健全。

  据了解,目前,安徽全省2160个乡镇(街道)都建立了“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22640个村(社区)都有“扫黄打非”工作站或联络员,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在4654个有条件的学校、景点和相关企业建立了“扫黄打非”联系点。

  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在“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中走在前列,其中“一网多格”“六支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常青街道将全街分为10个网格,确保不留死角和盲区,每个网格实行“网格长+网格员”负责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街道“扫黄打非”成员单位、社区片警、法律顾问、“五老”监督员、功能性志愿者队伍和社工“六支队伍”最大限度调动社会资源,切实提高打击“黄”“非”的能力和效率。

  在“扫黄打非”进校园活动中,滁州市凤阳县总铺中学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将全校分为13个网格,以总铺中学“扫黄打非”工作站为牵头,由政教处、团委、工会、关工委配合管理,实行网格化监管。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中心学校开设“扫黄打非”知识宣传栏,定期组织学生接受教育,呼吁学生绿色上网、远离暴力色情书刊。

  “扫黄打非”进基层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严格执法。滁州市细化目标,量化要求,要求相关部门切实负起主管责任,对“扫黄打非”工作开展不力、出现严重问题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在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另一方面,对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查处到位。仅2016年,滁州市就查处“扫黄打非”案件75起,行政处罚68起,行政处罚13万元,刑事处罚7人。

  “扫黄打非”成共识 文化市场明显净化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扫黄打非”,抵御有害思想和文化的侵袭,营造健康向上、规范有序的文化环境,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然要求。

  截至目前,“扫黄打非”进基层已从部分地区试点探索,发展成为全国上下统筹推进的一项重点基础性工作。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扫黄打非”进基层取得显著成效说明,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防群治是把“扫黄打非”工作推向深入的必由之路。

  李国兵表示,今年以来,截止10月底,安徽全省共收缴各类违法出版物132639册,处置网络有害信息117070条。群众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意识明显增强,文化市场明显净化。

  常青街道通过“扫黄打非”主题广场,书香、文化、科普和健康宣教基地“五大阵地”简洁直观,让“扫黄打非”相关知识入脑入心,提高群众参与率与普及率,形成“扫黄打非”人人有责,涉黄涉非人人喊打的良好态势。

  为更好向社区居民普及宣传“扫黄打非”常识,瑶海区和平路街道绿苑社区在建立社区主题雕塑公园、数字图书馆、绿色网吧、影院的同时,还大胆创新,将“扫黄打非”知识宣传与蛋雕、刺绣、快板等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和认知度。

  肥西县三河镇是国家5A级景区,在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中,三河镇不仅大力开展“清源”、“净网”、“秋风”、“固边”、“护苗”五大专项活动,还将“扫黄打非”知识写进景区导游词和景点宣传标牌中,同时结合“送戏下乡”等文艺活动积极开展宣传。

  从凤阳县、铜陵市学苑社区“‘扫黄打非’妈妈工作队,六安市、阜阳市等地的“五老”义务监督员,来安县“扫黄打非”小天使志愿者活动,到“扫黄打非”纳入安徽各地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安徽全民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生动局面已然形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