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南昌东湖区白马庙社区发现古代石碑 可能有500年历史

2018-02-11 16:25:45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专家:可能是南昌发现的首块记录古代居民居住区的石碑

  在东湖区白马庙社区繁荣巷3号居民院里,一块刻有“大成坊”三个字的石碑立在墙角边,布满青苔的石面,满是时间印记。据悉,9月初在社区改造过程中,有居民意外发现了这块石碑,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地方文化研究所教授黎传绪表示,这是南昌发现的首块记录古时人们居住区的石碑,可能已有500年历史。

  发现:

  居民院内发现古代石碑

  昨日,记者在东湖区白马庙社区繁荣巷3号居民院子看到,在院子东侧的电动车停车棚内,立着一块石碑。石碑宽约40厘米,厚10厘米,表面布满了青苔,但清楚地刻着“大成坊”三个字。

  居民万阿姨说,此前石碑一直立在电动车停车棚里,虽然上面“大成坊”三个字看得很清楚,但并不知道它的含义。

  白马庙社区主任严雨告诉记者,9月初,社区对繁荣巷3号居民院进行改造时发现了石碑。“石碑的两面都刻着‘大成坊’,可能是以前单独矗立着。”严雨指着石碑旁边凹陷的墙体表示,他们猜测石碑此前是被人镶进了墙体内,才得以保留下来。

  “有居民为了搭建建筑物,又把石碑从墙体里挖了出来,重新砌上了围墙,这才让石碑重见天日。”严雨说。

  专家:

  石碑可能有500年的历史

  那么“大成坊”这块石碑来自哪个时代,这里面又有什么历史含义?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地方文化研究所教授黎传绪说,“大成坊”三个字代表着古时候的市坊制度,从唐代开始沿用,指城市中市民的居住区,与现在的社区居委会的形式类似。“‘坊’的意思是方,唐代时把居民居住的地方划分成了一块一块的方形,现在南昌市还保留着上营坊的名称。”

  黎传绪解释说,石碑出现的地方原来是一座南昌文庙,寺庙从宋代时期开始修建,里面有一座大殿名叫“大成殿”,“文庙又叫‘孔庙’,古时每年到了孔子的生日,官员们会前去寺庙祭拜孔子。”直到清朝时科举制度被废除,南昌孔庙逐渐衰落,之后发生了一场火灾,孔庙被烧毁,变成了大成公园。抗战期间成为了日本宪兵的营房,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南昌分行,10年前,建成了江西银监局。“这块石碑可能有500年的历史,最长可能有800年的时间。”黎传绪分析说。

  建议:

  在原址修建文化长廊

  院子里除了“大成坊”石碑,小花园的石凳和绿化带的路沿石均是古老的花岗岩。

  黎传绪说,院子里的花岗岩是当初建设孔庙的材料,石碑和花岗岩都很珍贵,“这很可能是南昌市发现的第一块记录古代居民居住区的石碑,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黎传绪建议在原址对石碑进行保护,修建一段文化长廊,向居民介绍市坊制度和古代孔庙,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南昌的历史。

  南昌市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昌市此前尚未发现过代表居住区市坊制度的石碑,他们将安排工作人员前去现场调查。目前,东湖区百花洲街办已经向东湖区政府汇报,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处理此事。(记者 邹鹏飞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