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祁连山下“守河人”:黑河重返“清静”

2018-02-24 17:14:37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祁连山下“守河人”:黑河重返“清静”

中新社兰州2月23日电 题:祁连山下“守河人”:黑河重返“清静”

春寒料峭,冰雪笼罩祁连山。山脚下,黑河沿岸的雪地里留下一群密密麻麻的脚印。这是甘肃高台县罗城镇花墙子村的“河长们”和义务巡河员春节期间巡河时踩下的印迹。

 

 

1519452796863.jpeg

黑河资料图。 陈礼 摄

黑河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域南以祁连山为界,北与蒙古国接壤,流域范围涉及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是河西走廊的“母亲河”。

2016年底,中国政府提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解决中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2017年8月开始,在实行五级河长制基础上,花墙子村自创了“河长制网格化”,将镇、村、社的“网格长”全部纳入护河队伍。

23日清晨,56岁的义务巡河员张常荣带上手套、扛着铁锨出门了。这是这个月的最后一次巡河,全程8.58公里,来回徒步三个小时多。“主要检查河边乱堆乱放、河道采沙、排放污水、捡一些塑料垃圾。”他告诉记者,春节期间主要是河岸防火、防治河道内倾倒垃圾。

张常荣经常和村里的另一位巡河员王兴亮结伴而行,最近两个月内,河道两岸没有发现任何破坏环境、乱挖乱开垦等行为。

“因为农民自建房屋需要,以前村民经常到河道里采沙,我们最开始劝阻、解释政策,会遇到不理解和抱怨。”张常荣说,“慢慢地,大家理解了,现在采沙的道路封掉了,沿河基本很清静。”

“去年上半年,我们拆除了黑河两岸民众自行搭建的草垛、羊圈,对多年来倾倒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进行了清运。”罗城镇镇长丁尚义说,黑河流经罗城境内的河道长有42.14公里,这里是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最核心区,该镇11个村依黑河而建,护河任务艰巨。

“我们从小吃着黑河水长大,是黑河养育了我们这一方百姓,做保护‘母亲河’的这份工作,我觉得很光荣。”年过半百的义务巡河员武仁斌每日晚饭后沿着河岸走走,看看周围情况,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在武仁斌的记忆里,1995年到2000年间,黑河罗城段曾干枯长达几个月,“地里浇灌的水也没了,那是农民最大的担忧”。他说,近年来,随着官方加大力度保护生态,周围百姓环保意识增强,黑河水域河面越来越宽,沿岸的白杨树、沙枣树越来越多了,每年来此过冬的候鸟逐年增长。

2017年以来,甘肃省全面落实河长制,在总河长之下,甘肃省11个主要水系都有了河长。据甘肃省河长制办公室介绍,该省对每一条河、每一个河段分别进行会诊,制定不同治河策略,由省级河长统筹,一竿子插到底,实施“史上最严”的水资源治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