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上戏艺考报考人数超3万创新高 木偶戏表演班成“黑马”

2018-02-27 22:17:50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上戏艺考报考人数超3万创新高,“00后”成为本次艺考主力军

  招18人1380人报考,木偶戏表演班成“黑马”

  上戏艺考第一天,考生排队进入考场。(上戏供图)

  一年一度的艺考历来夺人眼球。昨天,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考试拉开大幕。刚满18岁的“00后”成为本次艺考主力军。早上7时许,来自全国各地的艺考生怀揣“明星梦”,陆续涌进上戏华山路校区;表演专业8时30分率先开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0时开考。

  今年艺考人数再创新高,从去年的21782人次增加到30929人次,其中表演系报名人数为6317人,招录比为126:1。在各招考专业中,只招18人的表演(木偶)专业成为一匹“黑马”,史无前例地迎来1380多人报考。

  提出素颜要求,化妆肯定扣分

  聚光灯下的“明星梦”太过诱人。从2012年至今,上戏艺考生数量从原先的11448人次增加至3万多人次,而今年全校22个专业拟招生数仅为464名。

  每到艺考季,网络上都会热炒“最美考生”与“明星考生”,点评艺考生的“颜值”,已成为网民的一大乐事。从荧屏上热播的影视娱乐节目,到被奉为偶像的“流量小花”,娱乐产业似乎在反复重申“美即标准”。但在艺术院校的考官眼里,“美”的标准却不止于形貌。近年来,各大艺术院校在招生过程中更重视返璞归真的“自然美”。面试表演系考生时,上戏一如既往提出“素颜”“着装朴素”等硬性要求。现场的大多数考生都穿着羽绒服,扎着简单的马尾辫,素颜备考。而此前的中戏艺考现场,还曾有考官当场帮考生卸妆,要求素颜入场。

  “评委的标准是身台形表的朴素展现,是考生的自然美,化妆肯定会扣分。”上戏党委书记楼巍直言不讳,“表演系招生不能 ‘唯形象’论,形象是外表、内涵的综合展现,我们寻找的是具有表演潜力的人。”上戏招生办公室主任刘志新说,尽管由于镜头因素,小脸、“明星脸”更上镜,但艺考更看重考生表演时的张力以及培养的可能性,“如果有这种可能性,长得也漂亮,那就两全其美了。”

  在演员的容貌上,“整容”问题一度引起不少争议。之前,导演冯小刚在拍摄电影《芳华》时,曾在朋友圈发布主演招募信息,其中有一条标准是“整过容的免谈”。去年5月,《芳华》剧组还在北京举行“素颜鉴面会”,6个女演员全部未化妆。目前,上戏并未就整容与否做出规定,院长黄昌勇说,“整容属于考生隐私,规则上不对这个进行强调。但我们一般不主张十七八岁的年轻学生整容,如果考官非常明显地发现考生整容,可能就不会打高分了。”他认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未来如果演艺事业的发展,对演员容貌有所要求,适当做一些调整,是可以理解、接受的,但凡事不能过度。

  艺考生阿余认为,“素颜”“着装朴素”等规定无可厚非,“不仅是考官,我们考生也想展现最本质的美。”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容貌有信心,“不管容貌如何,大家身上都一定有适合这个行业的闪光点。”艺考生李乐认为,演员只有了解最真实的自己,才能演好他人,“素颜也是了解自己的一个点。”更多网友希望通过素颜招考,看到更多令人惊艳的明日之星。“每年的艺考都是一场视觉盛宴。”网友“小游”说,“现在对网红脸、整容脸都疲惫了,希望看到更多自然的、各有风格的考生。”

  在这股艺考热中,很少有考生将赌注下在一个学校。来自湖北襄阳的朱豪放是第二年参加上戏艺考了,去年他曾因文化课分数不够而落榜,“今年是‘复读’后再战,有一点点紧张。”为备战艺考,他在当地的艺考培训班学习了近两年时间。“与其他学校不同,上戏的考官很有亲和力。”此次艺考季,朱豪放报名了十余所艺术院校,结束上戏的面试后,紧接着将去山东、北京参加艺考,“从年前到年后,艺考要持续三四个月。”来自河南郑州的考生王恬与王蒙同样报考了多所艺术院校。

  经纪公司出动,艺考季签新人

  每次艺考季,也是各经纪公司与“星探”出动的时段。每家经纪公司都试图在新人未成熟时,尽早“囤”下新人资源,以图在未来的影视界与娱乐圈分一杯羹。而网剧、网综的热火朝天,又为新人的露脸提供了比以往更充裕的机会。

  “现在,经纪公司签约越来越有低龄化趋势。他们认为,一旦学生进了上戏、北电、中戏,签约成本就更高了。”黄昌勇观察到,近年来,经纪公司签约呈现出前移趋势,不仅瞄准刚进校园的一二年级学生,而且还在各个艺考培训班寻找“好苗子”。各大经纪公司纷纷利用招考季网罗娱乐圈新面孔。对于学生过早签约的情况,大部分戏剧表演类专业教师并不认可:“表演基础还没打好,就急匆匆签约,把时间浪费在网络剧、综艺表演上,终归得不偿失。”

  “影视演员,特别是舞台剧演员,其基本功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大学是学习最好的时候,但现在社会需求太大、诱惑太多,学校也不能简单杜绝或制止学生签约。”黄昌勇说,他更大的忧虑在于,年轻学生签约时太过随意,甚至家长也不一定了解签约条款中的“霸王条款”或“陷阱”,最终使学生的利益受到损害。

  一旦签约,学生就必须履行经纪公司所安排的商演、影视剧或广告拍摄活动。某些不规范的经纪公司唯利是图,只将新人当“摇钱树”,安排的演出质量不高、影响力有限,在占用课时的同时,对于新人的演技磨砺与知名度提升并无助益。

  由于表演系的课程以小课为主,每堂课的学生数量并不多,有专业教师担忧长此以往,会影响学校授课,“可能带坏风气,都忙着去校外接戏、赚钱,没人来学校上课了。”有些经纪公司签约年限长,学生解约、维权成本也比较高。“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很好的经纪公司或经纪人,他们能真正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所以,学生签约这件事也有两面性。”黄昌勇说。

  对于表演系学生而言,影视剧的演出机会难能可贵,课程教育也无法取代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但另一方面,在未足够沉淀之前,贸然投入质量不高的影视表演,最终损害的是学生自己的表演天分。

  如何平衡新生在校学习与校外演出?据介绍,在这方面,上戏对一二年级把关比较严格,“对低年级新生来说,表演基础的学习很重要。他们外出演出,我们就要把关,比如是不是重要电影或电视剧的主要角色。三四年级因为经验相对丰富,加上本身面临找工作的压力,这方面稍微宽松。”为了适应演艺行业学生培养的特殊性,上戏近年出台新政策,表演系学生学制最长可达十年,如果遇到重要演出,可以申请休学,“有位一年级学生,下学期就要休学去拍一整年的大戏。”

  来自河南的孙闫雯是艺考队伍中的一员,她曾参与过数个广告拍摄,也曾接到过某古装剧组的邀约,在她看来,未来自己会努力平衡文化课学习与校外演出,“两边都不应该落下。”朱豪放还没有和经纪公司签约,他说,因为有落榜的经历,所以更看重文化课学习,“先抓好大学里的文化课,不会急着成名或赚钱。”

  黄昌勇坦言,目前上戏在相关的数据统计上还存在盲区,往往到了学生需要请假去校外拍戏时,校方才知道该学生已被经纪公司签约。“这样也不利于管理。”他表示,上戏正在考虑制定政策,出于保护学生的目的,介入经纪签约,“主要是让校方具有知情权,保护学生免‘踩坑’。可能在今年入学的这届学生中,我们会提出一些经纪方面的要求,希望更有利于学生的培养。”(记者 张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