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亮瞎!学生模仿名画摆拍 唐代仕女"复活"

2018-03-02 13:07:02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学生模仿名画摆拍 唐代仕女“复活”了?)

 

1519961298958.jpg

微博截图。

 

艾森网消息:这是一组“唐代仕女吃汤圆”的图片,共9张。记者注意到,图片中的模特穿上了仿唐代的服饰,妆容也颇有唐代仕女的特点,身材丰腴,表情有趣,再配上元宵,形成一组图片。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日电 正月十五前几天,微博上流传的一组照片成功地引起了一众网友的注意,被网友认为“成功复制了唐俑”。不仅如此,这组图片还被西安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文化机构转发。这,是一组什么样的图片?

记者在微博上看到,截至1日,这组“唐代仕女吃汤圆”的图片收获千余条评论,超过四千次转发。对此,网友大多能领会图片模仿唐俑的扮相。不少网友留言称这组图“太可爱了”;也有人觉得图片“成功复制了唐俑”,有网友留言称图片中的模特可以列为“大唐小姐”评选十强选手之一了。

为什么要创作这组图?记者日前采访了图片中的模特敖珞珈。

她告诉记者,这组“唐代仕女吃汤圆”的图片并不是自己参与创作的第一组“唐代仕女”照片。

记者注意到,更早的一组照片2月13日发布在微博上,也是类似的风格。其中的几张几乎完全复制了唐俑的形态,由于发布时间在春节前,另外几张还加入了红包的元素。

敖珞珈坦言,最初拍这组图其实是“巧合”。

“我的身份是一个汉服商家。因为我胖嘛,之前一直想做大码的汉服。”敖珞珈觉得,任何服装都是给人穿的。“既然大码服装在淘宝卖得这样好,汉服为什么不可以有?”

“但是朋友并不看好,团队内部也觉得市场份额太小,放弃了大码汉服的计划。”不过因为“样衣已经做好”,敖珞珈还是决定拍一组“大码汉服照”。

在敖珞珈看来,拍摄过程相当流畅。“我自己做汉服已经是第6年了,有自己生产线和团队,很多细节已经学习了蛮久,而我本身也有10余年的插画经历,所以设计方面几乎是一拍即合、一气呵成。”

因此,虽然并没有特意考证照片中的妆容、服饰是否符合唐代历史,但大多数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些照片是在模仿唐代风格。

敖珞珈告诉记者,事实上,不管是妆容还是服饰的质感,团队都参考了唐俑的风格,同时也有创新。“图案细节我们有加工,一方面我们很难看清楚唐俑细节,一方面做汉服的商家其实蛮多,我们不想过于雷同。”她说。

至于为什么自己亲自上阵做模特,敖珞珈说,是“因为身边除了自己真没别的‘胖胖’”。“既然选择自己当模特,我就准备好把自己最胖的一面坦然的展现给大家。”

照片发布到微博后,不仅收获了一波好评,西安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不少文化机构也转发了这些图片。

对于这些文化机构而言,“让文物活起来”是个永恒的话题。敖珞珈觉得,这其实就是“让文化活跃起来”。“就是要拉近我们和历史的距离,不要隔着玻璃冷冰冰地看着,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更多的人会觉得有心无力。其实不是的,哪怕您只是每天在用筷子,那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只是幸运地知道得更多一点点。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中秋节不只是月饼,端午不只有粽子……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希望通过我们一个个‘小幽默’,让大家知道传统文化有很可爱很有温度的一面。”敖珞珈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