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法院将逐步限制“牟利性打假”

2018-03-10 14:58:52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记者昨天从市三中院获悉,在过去一年,本市法院正在逐步探索限制“牟利性打假”。

  市三中院民三庭庭长侯军表示,近年来,职业打假人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态势,而且主要关注显而易见的标签瑕疵、宣传用语等问题。在此情况下,如何确定其是否为生活消费而购买商品、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实践中争议较大。

  2017年,多位自然人在市三中院有多起消费者权益纠纷诉讼,其中一位在该院辖区基层法院内起诉达34起。针对这种现象,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开始对同一自然人对同种类产品多次、重复、大量诉讼的情况予以关注,结合其购买次数、行为方式、是否陷入错误认识等因素综合认定,逐步探索对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为进行限制。

  同时,法院也针对原告所主张欺诈行为的类型作出审判思路的区分。例如2017年,原告依据服装标签标示与实际检测值不符主张惩罚性赔偿的30件案件中,有10件获得支持,主张服装标签瑕疵案件的胜诉率低于平均值,“这体现了法官认识的转变,引导职业打假人发挥惩罚性赔偿制度建立的初衷,更多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侯军说。

  相关新闻

  市消协去年为消费者挽回损失5604万元

  北京市消协昨天公布了2017年消费者投诉情况,显示售后服务问题、虚假宣传问题等消费投诉所占比重上升较快。同时,消协也为消费者挽回了经济损失5604.72万元。

  2017年,北京市消协及各区消协共受理消费者投诉48817件,投诉量同比上涨37.64%,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604.72万元。随着首都消费经济的蓬勃发展,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各类商品与服务消费不断创新,随之消费者对商品与服务消费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与维权能力进一步提升,消费投诉总量呈现上升态势。

  全年投诉中,涉及合同纠纷、商品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问题、虚假宣传问题等性质的投诉占据了消费者投诉的前列。与2016年投诉情况比较,合同纠纷、商品质量问题等传统投诉热点所占比重下降明显,售后服务问题、虚假宣传问题等性质消费投诉所占比重上升较快。其中,包括合同14797件,占30.31%;质量12427件,占25.46%;售后服务5585件,占11.44%。

  在涉及商品类消费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日用商品类、服装鞋帽类、房屋及建材类、交通工具类占据了消费者投诉的前5名,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数量在商品中高居首位,但是在投诉总数中下降幅度最大,比上一年下降4.1%,其他商品均没有太大变化。(记者 王天淇 赵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