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电子产品修旧不如买新 内有猫腻还是发展大势?

2018-03-31 00:05:0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尴尬!电子产品修旧不如买新

究竟是商品质量下降、维修乱收费等猫腻导致,还是发展大势?

近年来,各类电子产品、生活用品年年“推陈出新”:花样越来越多、价格日益亲民;加上网购方便快捷,让“买买买”成为一种“潮流”。但与此同时,不少产品维修时却遭遇了修旧不如买新甚至修比买贵的尴尬局面。这究竟是商品质量下降、维修乱收费等猫腻导致,还是社会发展大势?

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手机从兜里不小心摔地上,屏幕就裂了,换屏得好几百。”宁夏银川市的闫励最近比较“郁闷”,用了两年不到的千元手机屏裂了,想修觉得贵,买新手机又觉得浪费。

闫励一边划动手机一边说:“你看用起来一点问题没有,就是屏碎了,但人家说修好了可能有‘后遗症’,建议我加钱买新款。”

修旧不如买新尚有选择,一些产品却修比买贵。“上次电水壶坏了,想拿去修,好久才找到1家维修店,修要50元,新的都没这么贵。”在深圳务工的王岩说,为了避免麻烦,自己一次买了3个电水壶。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纵然没有大问题,没过几年也难免“落伍”,面临“修旧不如买新”的尴尬局面。

内有猫腻还是发展大势

宁夏电子产品维修商马海军说:“很多顾客说网上一个屏幕、配件才多少钱,为什么我卖的贵?因为我保证质量,而且劳动也需要回报啊。”

能否从网上购买材料后请维修店修理?针对此问题,多家电子、数码、家电维修店表示一般不提供此类服务。马海军说:“你自己带材料,修的时候出了问题说不清。而且我们也确实要从材料上挣一些利润。”

“生产商大规模采购、流水线生产,成本必然比消费者单独购买配件便宜,看似修旧不如买新、修比买贵的问题,其实是工业化生产下消费者享受到的低价购买产品福利导致。”品控工程师季征认为,这类现象里可能有一些问题,但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进步导致的好事。

他说:“过去维修便宜,但那是建立在商品价格昂贵的基础上,现在商品价格下降,人工成本上升,修旧不如买新在情理之中。”

“过去商品价格贵但耐用,现在价格便宜但用不了多久就出问题”“前一阵子不是还曝出某企业故意让手机变慢吗?我觉得这种情况就是商家故意的,想让我们多花钱”……多位受访市民认为修比买贵、修旧不如买新内有“猫腻”。

针对这些疑虑,记者采访了多位相关人士。某产品经理说:“目前科技高速发展,很多人觉得新产品用不了多久就有‘问题’,这可能是软件要求提高导致的硬件落伍,也有可能是商家‘价格战’下产品选材质量成本压缩导致。此外,电子产品日益精密、高频次使用也是‘不耐用’的一大原因。”

“一些官方售后、维修店也出售产品,如果维修利润没有销售提成高,那他们肯定推荐买新。”曾在某卖场打工的大学生曲胜男说。

据新华社银川3月29日电

■警示

莫让小现象引发大问题

有多家研究机构指出,修旧不如买新、修比买贵等类似现象导致了资源浪费、垃圾增多、环境污染等问题。

以电子产品为例,据国际电信联盟和联合国大学等机构发布的《2017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报告》指出:价格下跌使得全球大多数人都能买得起电子和电器设备,同时,在较富裕的国家,人们被鼓励及早更换新设备。因此,2016年全球产生的电子垃圾比2014年增加了330万吨,增多了8%。

该报告称,消费者在“爆买”电子产品时不仅增大了回收者的负担,同时也加大了社会健康和环境成本:2016年全球产生了令人震惊的4470万吨电子垃圾,其中3410万吨可能最终被焚烧,进入垃圾填埋场,或在非正规作业中回收,或留在人们的家中。

记者就如何处理淘汰下来的旧货这一问题采访了数十位消费者,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会出售、送人、留在家中直至丢弃,仅有少部分市民表示会分类妥善处理。

“小问题顾客还愿意修,需要钻研的疑难杂症顾客一看不划算就直接买新,我们就算有技术也没空间施展,技术劳动的价值很难得到体现。”宁夏电子产品维修商马海军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