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老伴过世遗留的30万存款取不出来,老人只好起诉银行

2018-04-10 17:39:57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亲人突然离世,继承人不知道银行密码无法取出被继承人生前存款的事情时有发生,90多岁的王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他的妻子于女士去世后,名下的30万存款因王先生密码操作失误一直无法从银行取出,王先生与银行多次沟通无果,只能将银行诉至法院,要求确认于女士名下的30万元存款属于自己所有。昨天,北京朝阳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多次输错密码,银行卡被锁死

九十多岁的王老先生起诉说,自己与妻子于女士1964年结婚,婚后收养一子,后来与养子解除了收养关系。妻子生前在被告银行有一笔30万元的存款,老伴儿去世后,王老先生委托亲属去取这笔钱,由于多次输错密码,导致在取款时银行卡被锁死。

王老先生:因为她的年龄比我的年龄相差十多岁,所以我们就同意存款用她的名字,但是她这个密码(是什么)就不太清楚了,可能我们现在估计是用我的密码了,因为这个钱存的不是我的钱吗,所以我们取款的时候还用的她的密码,所以就阴差阳错了,没有取出来。

原告的代理人向法庭进一步解释说:

原代:这笔钱当时是原告委托他的亲属去取的,因为当时他们约定都是谁的开户就用谁的生日当密码……

王老先生没想到,妻子虽然以自己的名字开户,密码却用的不是自己的生日,而是王老先生的生日,所以当时密码就没有输对。与银行多次沟通未果后,王老先生起诉,请求法院依法确认亡妻名下银行卡内存款及利息归自己所有。

王老先生:我的诉求就是因为我是唯一第一顺序继承人,现在我上无父母下无子女,不要说实际上是我的钱她存的,就是她的钱也应该归我所有。

银行:不知道密码,持公证书或判决书方能取钱

庭审中,被告银行答辩称,为了保护储户利益,根据银行规定,在储户死亡的情况下,他的继承人可以持公证机关出具的相关证明书取钱。

被代:如继承权发生争执,由人民法院判处,储蓄机构凭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

银行方面继续阐述相关规定:

被代:对于岁数比较大的老人,我们其实是由绿色通道的,在五千块钱以下的这种小额取款,如果能够提供正确的密码,可以让他不用办理公证直接来取款,但是这一条也是有相关法律依据的,刚才这个法律规定说如果存款人死亡,存款单持有人没有向储蓄机构声明遗产继承过程,也没有判决书直接取款的,可以视为正常提取,但是对于金额大的,像本案这种情况,他不能提供密码,是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有公证书或者判决书的。

办理难点究竟在哪?

王老先生的诉讼代理人介绍,因为涉及收养关系,又找不到养子到公证现场,公证处不能认定收养关系解除协议的真实性,只能到法院对协议进行认定,拿着认定判决到公证处后,公证处又需要相关材料的原件,但原件已经被法院认定时收走,补办起来很麻烦。

原代:我们再去开(材料)又需要再走一遍程序,或者是再找二老父母的单位,更麻烦,当时时间也很长,另外收取的费用也非常高。

北京朝阳法院当庭宣判,认为于女士的30万存款中的一半属于王老先生所有,另一半作为遗产应当由继承人享有,由于已经和养子解除了收养关系,因此应该由王老先生继承,判决银行存款的三十万元及利息归王老先生所有。

主审法官李林强提示广大老年人,在确保银行账户安全的前提下,应当将自己的基本资产状况告诉值得信赖的家人,同时应当摒弃守旧观念,在生前立好公证遗嘱,既对自己遗产分割做好安排,也免得以后带给亲人麻烦。

法官:储户在去世之前,尤其是像年事比较高一些的这些老人,最好能通过公证遗嘱的形式将自己的财产做一个遗嘱,到时候他的继承人拿着遗嘱去取款可能会相对便利些。

来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阿里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