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光明网:殡葬改革需要行政智慧而不是强力

2018-04-22 23:30:0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全民殡葬改革,禁止土葬,一律火化。”4月中旬,类似的横幅标语,陆续出现在江西省铅山县的田间地头。此次江西省铅山县推行的殡葬改革,要求全县在6月15日前全面完成棺木收缴,从7月起,“不分身份、不分地域,亡故人员遗体一律火化,一律不得土葬,遗体火化后骨灰全部入葬公墓”。

江西省铅山县的做法,只是此次江西上饶市殡葬改革的一个缩影。本月初,上饶市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暨绿色殡葬现场推进会上,该市主要负责人强调,“要打好殡葬改革硬仗”“强力推进殡葬改革”,正式吹响了该市殡葬改革号角。

殡葬改革,要不要改,相信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如何改,仍旧是个问号。2012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河南周口平坟运动成为反面例子,这次江西上饶市打响的“殡葬改革硬仗”,无论是实施“零点行动”,即要求在不到四个月内一刀切的实现辖区火化率100%,并全面收缴棺木集中烧毁,还是对违规土葬进行强行起棺,都呈现出了似曾相识的一幕。

从“一律”“100%”等严厉措辞中,不难窥见当地政府的殡改决心。然而,在一个有着上千年土葬文化的社会,以如此剧烈、快速甚至强力的方式推进殡改,难免显得“操之过急”。要知道,“挖人祖坟”在民间历来被视为禁忌,入土为安更是千百年来的乡土文化,这些在官方的殡改目标面前,似乎都不再是一个问题。

无论是移风易俗的需要,还是践行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殡葬改革都是无法绕开的议题。但好事还要做好。现代社会,任何公权力行为的正当性,都不能只靠目标正确来背书。如果缺乏对公序良俗的尊重和对法律程序的遵循,不仅成效难以保障,也可能误伤“人心”。更何况,早在河南周口平坟运动发生后,《殡葬管理条例》中就取消了“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条款,这其实已为权力介入殡葬改革划出了较为明晰的界限。

强行起棺、当众销毁棺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动员表演。抛开对民众具体利益的影响不谈,其所制造的紧张感,也可能对基本社会秩序和民众生活造成现实和心理上的双重冲击。这不该是合理的殡葬改革应有的代价。

事实上,一些地方声势浩大的殡葬改革,动机也令人生疑。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就指出,很多地方殡葬改革的动机本来就不纯,一方面可能存在殡葬事业垄断现象,另外一方面可能是节省占地指标,然后再去卖地。而在江西上饶,虽说强调了是一律整改,但还是尤其突出了要率先启动“三沿六区”的坟墓迁移工作。这是否也与道路两旁的土地具有相对更大的土地财政价值有关,不得不让人遐想。

延续千年的殡葬文化,自有其强大的韧性和惯性,这决定了殡葬改革难以一蹴而就,必须因势利导,多一点耐心和智慧。河南周口平坟运动停止后,一夜之间即恢复了百万座坟墓,事实上为此已经提供了前车之鉴。

说到底,选择怎样的路径来推进殡改,不仅关乎改革者的智慧,也检验着公权力的历史观与文化观。如果希望通过一纸禁令就斩断土葬这种形式,不仅不智,也缺乏对历史与文化应有的敬畏。殡葬改革,固然是要进行,但运动式的、毫无敬畏的强制殡改,确实难逃粗鄙之嫌,难说不是权力陋习。其对殡葬改革可能造成的污名化风险,不得不正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