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88.6%受访者称所在城市停车难问题严重

2018-04-26 22:08:04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73.4%受访者感觉乱停车普遍,63.4%受访者期待增设新型停车方式

  不少城市中都存在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此前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该条例对北京市机动车停车坚持有偿使用、共享利用、严格执法、社会共治,并对停车管理、停车收费等内容作出了规定。很多地方针对停车问题也都出台了相关规定。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8.6%的受访者称所在城市停车难问题严重,73.4%的受访者认为乱停车现象普遍。缓解停车难问题,63.4%的受访者建议改善停车设施,增设立体停车场等新型停车方式;60.7%的受访者建议发展停车场智能系统,提高停车场利用率。

  受访者中,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占35.5%,来自杭州南京等准一线城市的占23.6%,来自二线城市的占26.9%,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占13.6%。

  73.4%受访者认为乱停车现象普遍

  80后青年冯霞前几年在西安工作,两年前来到北京发展。她觉得目前大城市普遍存在停车难的问题,“有时开车十几分钟,停车得花二十几分钟”。

  刘燕(化名)家住北京刘家窑,平时在国贸上班,她告诉记者,由于自己住的是老旧小区,停车位有限,“不加班的时候,到了下班点,我就急忙往家赶,生怕晚了就没停车位了”。

  调查中,88.6%的受访者称所在城市停车难问题严重,其中30.7%的受访者觉得非常严重。商业区(63.7%)被认为是停车难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然后依次是住宅区(59.0%)、办公区(52.4%)和休闲区(31.8%)等。

  刘燕说,之前如果回家晚,小区里没有停车位了,她会提心吊胆地把车停在路边,第二天一大早再开走,“但现在管得严,我就停在距离小区几百米的收费停车场”。

  家住北京左家庄地区的蔡平(化名)说,自己所在小区外面的道路没有停车位,按道理不能停车,但是有很多车主把车停在路边,“沿路走过去经常发现一排车都被贴了罚单”。

  调查中,73.4%的受访者直言乱停车现象普遍。31.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因找不到停车位而随便停车,33.9%的受访者不会,29.1%的受访者表示说不好,5.5%的受访者不开车。

  蔡平还发现,有的商家为了招揽顾客,把门前的公共区域变成自己说了算的停车位,只让前来消费的人停车。

  刘燕说,自己小区里有的车主把车停在小区消防通道或主要通道上,对其他车辆通行影响很大。另外,她觉得有些停车场并不能保证车辆安全。

  调查显示,违章停车(58.0%)、占用他人停车位(54.8%)被受访者认为是停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他还有:争抢停车位(48.2%)、车位供不应求(45.8%)、停车场缺乏对车辆的管理服务(39.8%)、停车场道路设计不合理(29.9%)、停车位距目的地远(28.2%)和停车收费标准不一(20.9%)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所长赵杰指出,新建小区、老旧小区、核心区和景区面临的停车问题不同,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管理停车位。“新建小区大多可以保证一户一位的停车位,大多数老旧小区在建设时没有考虑停车位。而这只能通过一些措施加以缓解,很难彻底解决”。

  63.4%受访者期待增设新型停车方式

  蔡平觉得,在一些老旧小区增设停车位比较困难,可以通过与其他区域错峰停车、共享停车位的方式来解决停车难问题。

  缓解停车难问题,调查中,63.4%的受访者期待改善停车设施,增设立体停车场等新型停车方式,60.7%的受访者建议发展停车场智能系统,提高停车场利用率,55.8%的受访者期待办公和住宅区停车空间错时段共享,49.1%的受访者建议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开辟停车区域,35.3%的受访者建议将停车场修建纳入市政交通等综合规划,25.7%的受访者建议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设施。

  “停车难问题需要从差异化、市场化、规范化三个方面来缓解。”赵杰表示,应该按照“适度满足基本车位,从严控制出行车位”的原则来管理停车位问题,通过确权的方式满足居民在居住区停车的基本车位,同时根据道路交通情况控制公共场所的出行车位。

  对于老旧小区停车问题,赵杰表示,一些地方有较好的经验。“第一,老旧小区可以对内部道路设施进行管理,比如杭州一些小区在不占用消防通道的前提下,让车主在小区道路一侧停车,然后组织单向行驶。第二,可以将停车位和其他用地进行兼容处理,比如利用小区里的小型广场、绿地,借助现代技术发展机械式停车位。这种停车位可以在保证地表的绿化设施的前提下,通过向地下延伸,发展出停车位。北京海淀区就有许多地下停车场,有的已经借助第四代、第五代机器人停车,车主只需把车开到指定位置,然后通过机械手来向下传递、分配车位,很节省空间。第三,可以和周边区域进行空间共享。北京的潘家园地区是一个古玩市场,周六日人非常多而平时人少,就可以在平日里把停车位给周边住宅小区的车主使用。此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共享停车位,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比如医院旁边的小区,白天时间大家把车开出去了,可以把车位共享给前来看病需要停车的人”。

  对于景区停车,赵杰认为,不能像老旧小区那样千方百计地增加停车位供给,而应改用发展公共交通的方式。比如北京的西郊线,串联了植物园、颐和园、香山等景区,非常方便。通过发展景区的公共交通方式,可以促进大家转变交通出行方式,而且对于景区来说,过多地建设停车位反而不利于景区环境保护。

  对于核心区停车,赵杰表示,像在北京的主城区、核心区,应该鼓励形成公共交通加自行车加步行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在一些发达国家,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停车位会递减,以促使大家选择公共出行方式。因此我们不建议在核心区内增加公共停车场建设,对于需求量缺口比较大的,比如医院,可以增加一些公共停车场来作为辅助”。

  关于采用市场化方式改善停车难问题,赵杰指出,建设停车场应交由市场来进行,政府负责引导。“停车毕竟是为一部分人提供服务设施。采用市场化的办法来解决停车场建设,就是放开停车价格,谁投资谁定价,让停车场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比如王府井地区的停车费可以高过五环外的停车费”。

  关于规范化管理停车问题,赵杰指出,马路边一般是解决临时停车需求的,不能允许在路内乱停车,而要鼓励车主到正规停车场停车。“而且对于路内停车单独依靠警力进行管理是不够的,可以采用特许经营或违章停车执法权外派,将路内停车收费管理做到实处。比如深圳通过人大立法,将停车执法权外派,外派后专业公司可以介入,通过拍照上传等方式,将违章停车曝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