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高考“白卷”考生10年后考取大专 后悔浪费高考机会

2018-05-06 19:54:4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高考“白卷”考生 10年后考取大专

  认为当年的“白卷”不值得 后悔浪费高考机会 考虑将来“专升本”

  2008年,安徽考生徐孟南第一次参加高考,他并没有“规矩”答题,而是在考卷上写满了自己的“教育宣言”。最终,总分160多分的成绩没能将他送进任何一所高校,徐孟南也被称为“白卷考生”。其实,10年前高考之后不久,他便后悔了自己的选择。在此后的10年间,他都未能再次回到考场。今年3月,徐孟南参加了安徽省普通高校分类招生考试,被一所大专院校录取。近日,他收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做好了得零分的准备”

  徐孟南出生于1989年,在家中的四个孩子里,他算是学习最好的,靠务农为生的父母也对他寄予很大期望。从小,徐孟南的学习成绩还算不错,但是从高中起,他便开始抵触学校的课程,学习成绩也逐渐下降。

  2008年高考,徐孟南在考卷上写满了自己对教育制度的一些看法,“算是我的一份‘教育宣言’吧,本来想引起一些人的关注,但是结果并没有什么反响。”他说,“我当时其实做好了得零分的准备,但是最后成绩下来发现得了160多分,但是这个成绩也是根本不可能让我上大学的。”

  10年之后重新高考

  2008年高考后,徐孟南曾经想过复读,并再次参加考试,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都未能如愿。

  10年来,他辗转打工,做过流水线工人,也替亲戚打理过广告牌匾制作生意,“不过对当年高考时候做出的选择,一直都让我挺后悔的,所以总想找机会弥补这个遗憾。”他说。

  去年年末,徐孟南终于下定决心重回考场,他重新拾起课本开始复习,在工作的时候也会戴着耳机听老师讲课的音频。

  今年3月,徐孟南走进了安徽省普通高校分类招生考试的考场,他一共报考了四所学校,都是大专院校。徐孟南表示,自己复习的时间比较短,这些年也扔掉了很多知识,所以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便没有打算考本科,而是选择了大专。

  未来考虑“专升本”

  徐孟南说,考试后不久成绩就出来了,当时刚张贴成绩的时候他跑去看,就知道自己被录取了。他最终从四所预报的学校中选择了自己认为最好的一所。

  “在专业上我选择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因为我本身对写作比较感兴趣,而且最近也有很多记者采访我,让我对新闻这个行业也充满着好奇。”他说。

  本月初,徐孟南正式收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他表示,自己的努力最终算是有了回报。虽然“迟到”了10年,但是收到这份通知书的时候他还是非常开心的。

  “现在报的是大专,如果在学校的学习状态比较好,以后我会考虑‘专升本’的,圆一个大学本科梦。”徐孟南说。

  对话

  徐孟南:当年的“白卷”不值得

  昨天,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徐孟南说,学校会在今年9月份开学,自己还是挺期待这个9月的到来。而2018年高考在即,希望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不要模仿曾经的自己,好好珍惜高考的机会。

  北青报: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徐孟南:因为要到9月份才开学,所以暂时生活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之前为准备高考,我已经辞掉外地的工作回到安徽老家,兼职在网上给一些电商做运营工作,未来一段时间应该也还是维持这个状态,赚一些学费出来。

  北青报:家里人支持你10年后重新回到考场吗?

  徐孟南:我几年前离异了,现在带着孩子生活,去上学的话孩子就交给父母看管。以前在外地打工,一年才能回家见孩子一两次,但是这次我考的是一所本地的学校,所以以后和孩子接触的机会可能会更多。而父母是比较支持我重新高考的,他们说也算是弥补我当年的一个遗憾。重新读书也不会给家里增添负担,我现在每天兼职做一个多小时的工作,一个月就会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上学以后还可以继续做,而且我也相信自己可以拿到奖学金。

  北青报:很多人说你是走上社会之后“幡然悔悟”?

  徐孟南:其实并不算是“幡然悔悟”,我当初是希望通过在考卷上写一些对教育的看法,来引起别人的关注。但是后来发现并没有什么效果,很快就后悔了,觉得自己浪费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当时就想着复读,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实现。这些年我也曾经去过一些学校,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在校学生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尤其对很多农民子弟而言,这可能是改变命运的机会。现在想想,当年的“白卷”确实不值得。(记者 杨凡 实习生 付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