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废墟下喂同学喝水的“小英雄”已长大 正在上海读书

2018-05-07 23:45:33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废墟下喂同学喝水120次的女孩长大了

  何亚军:上海读大二,将来想考研

  “加油,你不要睡觉,我拿水给你喝!”10年前的“5·12”大地震,正在绵阳北川曲山镇小学上课的学生何亚军,和同学牛钰被压在废墟下三天。这三天里,她和牛钰互相鼓励,在被救援的50个小时里,她给同学喂水120多次,被评为“抗震救灾优秀少年”。

  何亚军目前在上海读大学。

  当年,她因为接受治疗剃光了头发。10年后,她21岁,留着长发,亭亭玉立。和很多女生一样,她在朋友圈分享美食,分享生活,分享自拍照。

  记者在采访何亚军爸爸时,他在电话那头,激动地一个劲说:“谢谢,谢谢,谢谢你们十年了还记得我们!”这十年,何亚军的性格由内向变得开朗,和家人的关系也由紧张变得亲密。她成长为一名大学生,毕业后,她打算留在上海考研。用她的话说,因为经历了地震,她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绝处逢生 废墟下喂同学喝水

  照片上,躺在病床上的何亚军手里拿着一幅画,上面用红笔写着“坚强”,她笑着比出v字手势。那是地震不久后拍的,当年她才11岁。

  何亚军从小性格内向胆小,也不太爱说话。用她的话说,她是非常普通的女孩,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没有特别的出众,也和同龄人一样懵懂。她的命运,却因地震发生了改变。

  2008年5月12日下午,地震来临时,何亚军和同学正在上课,忽然感到一阵晕眩和剧烈震动。来不及反应,教室垮塌。她和同学们被压在了倒塌的房屋内。幸运的是,她和女同学牛钰背对着背,在一块预制板下的空隙里活了下来。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她经历过绝望,却也因绝望,变得勇敢。在惊慌和体力不支的情况下,她和同学于13日早上睡着了,醒来时,何亚军和牛钰发现脚下的一位同学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脚下就是其他同学的尸体,摸到的时候已经冰冷了。我一直和牛钰互相鼓励,说一定要活下来。”

  5月14日,救援人员用生命探测仪找到了她们,预制板被搬开时,被掩埋快三天的何亚军终于见到了光。这时,她发现牛钰手部受伤,腿也被压住,身体十分虚弱。而且牛钰的位置,无法接到救援人员递来的水。

  何亚军爬起来,说,“递给我,我可以喂她喝!”接过救援人员递过的水,她对同学说,“快,我来喂你喝,有人来救我们了!”在被救援的50个小时里,她给牛钰喂了120多次水。最终,两人在被埋近三天后获救。

  经历伤痛 收获两个“闺蜜”

  和何亚军一起获救的女同学牛钰,目前生活在成都。经历过生死之交,二人依然保持着闺蜜的关系。

  如果说大难不死是一种幸运,对何亚军来说,在北川重灾区,周围最亲爱的人都健在,也是更加幸运。而地震后,不仅让她收获了友情,还让曾经疏远的亲情变得亲近。

  在“5·12”地震前,何亚军和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太好。父亲在她小时候常常忙于工作,和她交流很少,经常话都说不了几句,就匆匆离开了家。“小时候,我看到爸爸都不敢给他说话,感觉他很严厉,又经常不在家。”被救出后,她的腿部受伤严重,被送往绵阳中心医院接受治疗。躺在病床上,睁开眼后,她看到了那个不苟言笑的父亲,在病房前忙前忙后,对自己关爱有加。因为母亲也受了伤,震后的护理工作,主要由她父亲担任。

  因为心理上尚未走出地震的阴影,她足足一个月没睡过安稳觉,精神状态极差。

  那段时间,父亲却变得很温柔,“娃娃,活下来是多么幸运,你看,我们一家人还在一起,有什么过不去的。”父女俩的关系,从那个时候开始变得亲热起来。

  她和父亲越来越喜欢聊天,话也越来越多。现在在家里,何亚军最喜欢和父亲坐在一起拉拉家常,和父亲讲学校的事,分享生活的点滴,就和“闺蜜”一样亲热。

  何亚军2008年被救出后,在医院接受腿部治疗。 (资料图片)

  穿越生死 “胆小鬼”变勇敢

  从废墟里被救出来的孩子,明白没有什么比死亡更可怕,也更明白感恩和珍惜现在。地震后,何亚军感受到了源源不断的关爱和鼓励。大家会送来很多零食玩具以及一些生活用品,这样的热情,让胆小内向的她,敞开了心扉。“那个时候起,来看望我的人都对我暖暖地笑,陪我聊天,我感觉所有的人也都不陌生了。”

  两个来自重庆的热心婆婆找到何亚军,说要帮助她的生活。两位老人经常给她寄来学习用品,或者是带她去重庆玩。十年过去了,两位老人依然坚持给她经济上的帮助,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现在我也经常回重庆看她们,我很珍惜这个缘分,也不会忘了她们对我的好。”何亚军说。

  2010年,她有幸参加了抗震救灾小英雄游世博的活动。上海之行,打开了她的眼界。劫后余生的她,希望走出家乡,勇敢面对未知的恐惧,挑战大城市的生活。

  2016年,何亚军考上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目前正在上大二的她,喜欢交朋友,并热衷于参加学校的演出。“以前看到舞台就很怕,根本没法面对那么多人,现在我越来越喜欢上台表演。”

  她的成绩不错,上学年还拿了奖学金,爱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偶尔做做兼职,还因为感恩,常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样的生活状态她很喜欢。

  她说,现在她再讲以前的事,仿佛是在讲别人的故事,而不再是那个说起地震就哭泣的胆小鬼。

  十年的成长,让她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毕业后,她打算留在上海考研,多去感受外面的生活,让自己更加勇敢。(记者田之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