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逾千亿 迎来“黄金时代”

2018-05-16 23:50:28 信息来源: 工人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杭州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场馆内人山人海,人气爆棚。 徐晖 摄/ 视觉中国

  从模仿到原创,从市场到产能,中国动漫产业飞速发展,市场规模已逾千亿

  动漫产业迎来“黄金时代”

  从模仿到原创,从市场到产能,中国动漫产业飞速发展,即将进入一个“黄金时期”,当下一些市场数据显现出一种令动漫从业者兴奋的态势。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动漫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在6300亿元的文娱业总产值中占比24%,成为其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国产动漫迅速崛起

  近年来,国内文化消费和内容消费市场迅速发展,动漫产业在互联网和文化产业中的占比稳步提升。

  互联网推动动漫行业步入快车道,在人口红利和资本的双重驱动下,动漫产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已逾千亿元。除了有大量优质动画进入大众视野,还出现了诸如《斗破苍穹》《全职高手》等现象级动画产品。

  正是看重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今年4月底,在杭州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共吸引了8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2641家中外企业机构、5760多名客商展商和专业观众参展,各项交易及消费金额约16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年生产电视剧310部13310集,电视动画片83599分钟。全年生产故事影片798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172部。

  通过数据对比,2017年国产动画片产量由2016年的119895分钟降至83599分钟,降幅为30.2%。从2012年起,国产动画片产量已经连续6年下滑。

  动画“去产能”背后有政府调控的因素。有专家指出,这显示出在市场作用和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大量从原来依赖政府补贴以量取胜的增长模式,已转变为以优质内容为核心的追求质量的模式上来。

  事实上,泛娱乐时代的来临,使国产动画迎来发展的新契机,围绕着IP进行产业布局是整个泛娱乐时代的核心内容和价值体现。国产动画的品牌塑造以内容为王,加上用户体验,两者互相叠加、垂直渗透。同时,国产动画品牌的推广运营可以最大限度地呈现优质动画IP的价值,促进产业的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动漫产业由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分别为受众需求、新媒体渠道的发展和普及,以及政策的驱动。其中,受众的需求既受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文化消费支出增长的影响,也受到“二次元”90 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的影响。不过,国产动画电影主要还是“儿童向”的“低幼”类型,极具市场潜力的“全龄向”和“成人向”产品稀缺。

  本土动画IP竞争力不强

  在短短几个月时间,一只长得像吹风机的粉红色小猪火了。

  这只“萌萌哒”的小猪来自英国,是儿童学前教育动画片《小猪佩奇》的主人公,原本只是在儿童世界表达亲情、友爱,但随着短视频等网络社交平台的助推以及表情包的走红,硬是变身成为受到网络上年轻人追捧、带有“社会人”属性的现象级IP,备受争议。

  然而,更值得反思的是,这样的动画产品为何不是“中国制造”,国内的动画产品该如何提升感染力和吸引力?

  随着国内动漫市场的开放,境外动画片大举抢占国内各级电视频道,美国动画电影和日本动画电影等也纷纷走进中国影院,虽然为国内动画电影市场带来了丰富多元的文化产品,但也带来了冲击与挑战,特别是就“吸金”能力而言,依然是外国动画片赚得盆满钵满。比如观众熟知的充满中国元素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片,都是国外动画企业运营取得的商业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土动画IP竞争力仍相对较弱,中国动画衍生品市场75%以上营收利润流向日本、韩国、美国的动画衍生品厂商。其中,日本和美国动画的衍生品中玩具的销售比例最大,其次是服装和挂件。而国产动画衍生品以服装及挂件等为主,附加价值以及客单价更高的模型销售份额偏低。

  以小猪佩奇为例,其IP所属的英国公司公布的其2017年上半年在中国的授权和商品销售收入显示,同比增幅超700%。在互联网上,带有小猪佩奇元素的周边衍生品,已经扩展至玩具、服装、快速消费品等众多领域,即使其中也充斥着假货、劣质产品,商品的版权问题等隐患。

  国产动画须以内容为王

  一部《大圣归来》曾掀起了动画内容的投资热潮,一批资本纷纷涌入,动漫公司、人才的身价随之水涨船高。但聚集了资本、人才的动画产业,并没有持续产出高水准内容。 尤其是在米老鼠、哆啦A梦等美日经典动漫形象面前,传统国产动漫形象总显得稍逊一筹。

  今年4月,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数字娱乐产业蓝皮书:中国动画产业发展报告(2017)》,报告认为,目前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存在3大问题:故事的讲述能力亟待提升、目标的定位能力亟待提升、政策的引导能力亟待提升。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业模式更是从PC互联网时代的流量经济变成了粉丝经济。这在产品生产模式上,主要体现为娱乐化、IP化、互动化。调查显示,90后、00后群体用户付费比例较高,他们愿意在各种动画内容上消费,例如海报、写真等印刷品,玩偶等周边产品,以及声优的演唱会及相关表演。在动画文化周边上,动画用户每年平均花费超过1700元,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对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公示2017年度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的通知,对优秀作品予以扶持,《梦娃》《智趣羊学堂》《先辈的足迹》《豆小鸭》等19部国产电视动画片入榜。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数量和质量近来成为中国动画界的重要话题,但生产创作不能急躁,创作者要有足够的爱心、童心、责任心、耐心。

  《铁扇公主》《大闹天宫》《神笔马良》……中国动漫曾在国际舞台上“闪耀”,中国故事曾将中华优秀文化传递到千家万户。如今,尽管国产动画片生产总量早已媲美动画强国美国或日本,但国产动漫的影响力早已被国际动漫巨头甩在身后。

  从《玩具总动员》《飞屋环游记》到《怪兽大学》,在这些风靡全球的动画电影背后,是创作团队在故事构思、形象设定和动画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的精心制作,是对产业链建设、资本逐利、核心内容坚持的完美运转;更是对本土文化和价值体系的深度褒奖和创新,这值得中国动漫企业深思。

  “内容为王的时代,中国动漫在进行创新的同时,必须打上自身文化特色。”创作并发行中国原创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中国动漫要想国际化,在内容的安排上要讲述海外年轻人喜欢的“中国故事”,而内容的打造则要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了解海外市场、技术、营销等。目前,《喜羊羊与灰太狼》已在澳大利亚、印度和美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记者 徐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