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山体塌方“孤岛”救援 400米索道送进食物药品

2018-07-11 23:50:48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山体塌方阻断了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

  三条400长的溜索,为村子送去粮食、蔬菜和药品。(受访者供图)

  医生上门为村民看病。

  7月10日10点半,又巡视了一圈早已空无一人的琉璃坝村后,谢洋才放心地回到了临时安置点,“今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了。”4天前,一场猝不及防山体崩塌,阻隔了崇州市鸡冠乡镇琉璃坝村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这座往昔宁静悠然的村庄一时之间成了“孤岛”,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7月10日下午,四川发布全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其中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等地为地灾橙色预警,记者了解到,这是进入汛期以来,崇州第二次收到地灾橙色预警(2级,注意级)。7月10日晚,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抵达琉璃坝村看到,被阻断的道路两旁已经搭建起三条长400米的索道,为这个村子运去蔬菜、药物和生活必需品。村子里,民警、医务等救援力量陆续抵达,维护着村民的情绪和健康;村子外,从鸡冠山入口处陆续设立的关卡,24小时有人驻守。这是一次人与自然的对抗,也是一场爱与责任的接力赛。

  临时警务点

  保物资安全,帮村民办事

  第一批抵达“孤岛”的救援力量,是崇州市公安局的民警。崇州市公安局副政委谢洋告诉记者,7月7日一大早,崇州市公安局便派出救援力量往现场赶,因唯一的道路被封堵,他们只得从鞍子河社区绕行,徒步5小时山路后终于抵达琉璃坝村。“这个村以种植药材为主,隔断两天了,村里很缺蔬菜。”琉璃坝村海拔较高,气候条件的优势让这里成为重楼等药材的绝佳种植地,因此也不盛产蔬菜和粮油。往日村民每日所需的蔬菜和粮油是从外界运入,这场突如其来的塌方,也隔断了琉璃坝村的“生命线”,困在村里的214人面临着严峻考验。“我们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也等待着解决方案。”7月8日清晨,被截断的道路两旁开始忙碌了起来,在当地政府和救援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下,中午时分就搭建好了三条长400米的索道。“这是全村人的生命线。”琉璃坝村村支书王世全告诉记者,索道一天分两个时段运行,上午为村民运来蔬菜、粮油和生活必须品,下午则将村民种植的平菇运出村去,“眼瞧道路被掩埋,他们原本以为这次亏定了,幸好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保障这些物资的安全。”谢洋告诉记者,目前这些生活必需品由他们一路护送安放至村委会,村民可前来取用。谢洋及同事还在“孤岛”中建起一个临时警务点,除维护秩序外,还能为村民走动办事帮些忙。“三条索道理论上可以承重500斤,但我们不太敢冒险。”索道不能运人,道路恢复通畅又需要些时日,但村民如有急事外出办理,也可向村里的临时警务点求助。“山路泥泞,村民自行出山可能会有风险。”谢洋说,为了安全起见,民警可背着村民沿途护送从小路出山。

  两次大转移

  护送全村214人安全转移

  临时警务点保障着一村人的“生命线”,也守护着一村人的安宁。抵达琉璃坝村的两天里,谢洋已经经历了两次大转移了。7月9日,崇州收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3级黄色预警。7月10日,崇州收到地质灾害2级橙色预警。“3级以上的预警,我们都要通知村民全员转移。”7月10日下午6时许,收到地质灾害的2级预警后,谢洋警觉了起来。这天上午,他在临时医务点巡逻时,发现了一位前来看病的老大爷,“他87岁了,行动不便的他不知能否在晚8点前顺利转移。”多方打听后,谢洋找到了大爷的家,但却吃了个闭门羹。“老大爷家门口就种着好多重楼,价值高,他担心自己一走药材就被偷。”轮番劝说也不见成效,谢洋有些哭笑不得,“我给他好好解释,我们来的目的就是保护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大爷这才跟着谢洋转移到了位于村委会的临时安置点。忙活一个多小时后,全村214人全部都在晚7点半左右转移完毕。谢洋告诉记者,崇州市公安局每批次将派出四名以上民警抵达琉璃坝村,每次驻守5天左右,直到雨季结束、道路恢复通畅。

  临时医务点

  背药物进山,保村民健康

  村里也搬来了临时医务点,尽管只有两名医护人员,但已足够令村民安心。7月9日早上8点40多,鸡冠山乡卫生院的肖劲将听诊器、血糖仪以及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塞进背包,往背上一甩,向大山深处进发。因为通往琉璃坝村的道路因山体塌方被堵,肖劲只得和同行几人徒步“曲线进村”。沿着鞍子河社区后的山路往上走,翻过山头便可到达目的地。被大雨浸湿的山路容易打滑,肖劲一行只得扶着沿路树干前行。几乎三个多小时的“翻山越岭”,在肖劲心中也不是多大的挑战。“好在大家都是在这片山里面跑惯的人,这点山路也算不了什么。”肖劲打趣道,趁此机会自己还可以锻炼一下,活动筋骨。“大不了就是腿酸痛一两天。”肖劲此行进村,是去和驻守多日的“战友”换班。塌方后的第一时间,鸡冠山卫生院的院长和一名护士就徒步赶到村里。“我进去就是让他们能够休息一下,保证能够高质量地做好这段特殊时期的工作。”上午,肖劲就在临时医疗点内接待前来问诊的村民,下午,他就到各家各户转转,看望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村民淳朴,远远见着他就挥手打招呼,嘘寒问暖。“温度和湿度高的时候,我们担心中村民中暑,要是突然变凉了,又得预防感冒的发生。一些老年人还有心脏血压方面的毛病,更大意不得。”令肖劲欣慰的是,村里暂未出现重大病疾患者。肖劲自己背进来的药物有限,只得让外面通过悬在山崖间的溜索再送来一些。感冒药、藿香正气水……肖劲算了算,这两天“空运”来的药物估计得有一百来斤。11日,卫生院又会派出其他同事“翻”进村里,轮换肖劲,“反正这几天大家都作好了准备,轮流应战,和村民们一起渡过难关。”

  道路设关卡

  劝返游客,严防地灾隐患

  村子里一切照常地生活,村子外也始终有关切的眼神。7月10日晚上9点,在通往鸡冠山乡琉璃坝村的道路关卡处,一顶帐篷中闪烁着微弱的灯光,在四面漆黑的山路中显得格外惹眼。帐篷内,鸡冠山乡综合巡查大队队长李奇与同事驻守其间,在距离帐篷的不远处,就是山体塌方的地段。身穿亮黄色的外衣,手拿长棍型电筒,李奇打着雨伞,从塌方处走回了关卡处,瞧着有车驶来,他立刻警觉了起来,“前方有山体塌方,禁止前行了!”山体坍塌后,为了谨防不知情的游人贸然进山,李奇与同事24小时驻守关卡,这个摆放着床单被套、烧水壶、插线板等生活用品的简易帐篷成了他们的临时办公室。“巡视了一圈,没有异常情况。”李奇对值班同事说。他还需要时刻提高警觉,密切关注所在地的地质隐患。李奇告诉记者,目前通往鸡冠山山区的关卡共设有4个,10余位工作人员以轮岗的方式24小时监测当地的情况。在鸡冠山乡境内共设有2个关卡,其中一个关卡有2人,李奇所在的关卡共有4人。“按照规定,乡上工作人员必须对地灾灾害易发地段进行加密巡查和排查工作。”李奇说,他们需要观察点位是否会出现新的塌方灾害,“尤其针对今晚出现的暴雨天气,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高。”除了实时监测山体状况外,也是为了防止人员或车辆误入而发生意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