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千年佛像遭"毁容式"修复!
2018-08-12 03:46:5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8月4日,敦煌研究院榆林窟讲解员许鑫在其微博发布了一张对比图片:四川安岳石窟一尊建于宋代的佛教造像,遭到了“毁灭”式的修复。
修复前是这样的
修复后就成了……
可以说
修复前VS修复后
完全未做到修旧如旧
反而造成了更大的破坏
有网友愤怒地说:“千年佛像就这样被修成了‘喜洋洋’”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尊佛像背后的价值。用一位行家的话说,修复前的佛像既有唐代粗犷古朴的刀法,又有宋代写实的特点,衣饰厚重,衣褶折皱、翻卷清晰可见。
经过所谓修缮过后的造像,用了高饱和度鲜艳的红黄蓝,让原本充满仙气的佛像一秒“下凡”。
图片一出,没多久就上了微博热搜,每个审美正常的网友都表达了自己的痛心疾首之感。
@7封3闭1_DR:这能把古人气活
@远见南山: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一把黄紫白三色洋牡丹:真是坑祖宗
大写的心痛!
相关资料显示,安岳石窟位于四川省安岳县,这个县是目前我国已知的中国古代佛教造像遗址最集中的县。
安岳石窟开凿于南朝,盛于唐宋两代,延续至明清直到民国,其中的宋代造像达到了中国石窟艺术的巅峰。
作为一名经常跟文物打交道的讲解员,@许鑫
NixUx 痛心疾首地说道:“看到这些文物的修复很是心疼,我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
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这些佛像经过了千年的跌宕起伏都平安无事,却在当下被破坏,令人痛心!
随后,安岳县官方微博发布情况说明。
安岳县文物管理局表示:网传的佛像位于安岳县峰门寺,1995年,当地群众自发筹资对峰门寺进行修复时,由于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聘请了工匠对造像进行重绘。文物管理所所长知晓情况后,立即赶往现场进行了制止,但主像已被重绘。之后,县文物管理部门安排了专人看护,没有再出现重绘现象。
当天下午,许鑫发布了四川广安地区摩崖造像遭遇的类似情况。该地区金凤山摩崖造像中的多组佛像也遭到了“毁灭式”的修复,其中一尊水月观音像被油漆翻修之后的样子,只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这让众多文物保护专家心痛不已,“要想重新恢复原貌,极度困难!”
水月观音像修复前后对比
水月观音石刻距今千年,仍神态逼真。因背倚假山夜月,垂眼俯瞰渠江江水而得名。但重绘后......
金凤山摩崖造像中其他被重绘后的造像
向许鑫提供这一信息的网友表示,这些佛像多数是被当地的人用油漆翻新了,还把这看做是一件功德,在旁边立了功德碑,香火还很旺盛。
广安区的文物管理部门也在第二天给出了情况说明。
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表示:水月观音造像在1983年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当地群众擅自对水月观音像进行了修补和重绘,并在边上擅自新建了部分佛像,后被文物管理部门制止,也安排了专人看护。2015年,当地群众又对自建的佛像部分进行了重绘。
许鑫发出的微博发酵后,有很多网友向他发来了四川省下属各县的摩崖造像的类似遭遇。
安岳县净慧岩造像
南宋时期1.2米高数珠手观音像
修复前
在1999年被全部用油漆重绘
龛内的很多题记也被磨光
修复后
安岳县玄妙观
老君龛
修复前
修复后
资中县东岩(也称罗汉洞)
南宋拈花微笑图
被收录到《中国美术全集》
第一次被重绘
第二次被重绘
……
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修复
不仅仅是一种破坏
更是会造成文物历史研究价值的
巨大缺失
甚至是断代
说严重些
这就是对历史的破坏!
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要修复的
可能不只是文物
还有对待文物的心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