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认证花钱就能买?有机食品市场乱象调查

2018-08-21 21:48:24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有机食品因为对环境友好、口感也更好而受到追捧。不过价格高昂的有机食品都有严格标准,产量较低。很多人对于有机食品缺乏了解,一些商家利用这一点,把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与有机食品混在一起销售。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0%的受访者购买过有机食品,50.5%的受访者不能分辨出哪些是有机食品。69.9%的受访者觉得“有机食品”名不副实的现象多。69.9%的受访者建议认证机构要在事前、事中、事后每个环节都严格审查监督。

  69.9%受访者觉得“有机食品”名不副实现象多

  凌风是浙江杭州的一名自由职业者,他坦言买有机食品主要凭感觉,“我一般会看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还有包装是否精美”。凌风坦言对市场售卖的有机食品不是特别信任,“我购买后还会问问朋友,或者上网查询资料看自己买的是不是真正的有机食品。作为消费者,我对这方面了解得并不多”。

  “我买有机食品会观察包装上是否有国家有机认证的标志,会看生产机构和单位,上网搜索一下是否合格,还会通过外观、味道来判断。”上海某高校大学生张凯铎也买过有机食品,“我还是比较相信国家和政府对于有机食品市场的把控,完全不合格的产品应该是不能流入市场的”。

  调查显示,86.0%的受访者购买过有机食品,14.0%的受访者没有购买过。55.5%的受访者信任市场上售卖的有机食品,30.1%的受访者信任程度一般,14.4%的受访者直言不信任。

  49.5%的受访者称自己能分辨哪些是有机食品,50.5%的受访者坦言不能。69.9%的受访者觉得“有机食品”名不副实的现象多,26.2%的受访者觉得一般,仅3.9%的受访者感觉少。

  “现在虚假标称有机食品的现象挺多。”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记者,虚假标称有机食品的现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根本不是有机食品,既没有遵循有机耕作规范也没有进行认证;一种是“挂羊头卖狗肉”,形式上符合“有机”的标准,也贴上了“有机”的标签,但实际上产品不是“有机”的,被调包了。

  “产生这种现象,首先是利润驱使。真正的有机食品虽然价格高,但是生产成本也很高,真正的有机食品行业应该是微利行业。但是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机食品,生产成本会低得多。”朱毅介绍,有机食品凭感官难以分辨,而且真正的有机是生产全过程的有机,检测有难度。再者,对有机食品的监管主要依赖认证机构和行业自律,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

  69.9%受访者期待认证机构在每个环节严格审查监督

  有机食品名不副实,68.5%的受访者认为原因是认证机构没有尽到监管责任,66.7%的受访者认为认证机构“重认证、轻管理”,对有机食品疏于后期的跟踪检查,59.1%的受访者认为是有机食品售价高,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利润弄虚作假,30.6%的受访者认为这与有机食品生产难度大、成本高有关。

  “我国目前把有机食品认证交给了市场,由第三方机构完成。但是这些认证机构同时也是商业机构,需要营利。”朱毅认为,这就有可能产生认证机构自律不足,商家花钱买认证的问题。“另外,我国目前对有机的认证是先认证,后生产。认证机构对土壤、空气、水和种植方式进行认证后,发放证书,核准产量,确定期限,批准生产,这可能会产生认证之后疏于过程管理的现象”。

  “冒充有机食品获利高,不法商家很容易为了利益弄虚作假。有些有机食品的标价是普通食品的十几倍,会有很多滥竽充数的情况。”凌风认为,当下国家对有机食品生产的监管力度不够强,整个监管过程也不是很透明。

  朱毅介绍,现在有机食品的监管主要是由认监委负责,采取飞行检测的方式,对生产的某一过程进行抽测。如抽测其在播种或耕种的过程中是否撒化肥、是否使用化学农药,如果只是在最后对产品进行检测,因为农药间隔期后农药降解等原因,很难检测出来。

  要保证商家销售的有机食品“名副其实”,69.9%的受访者建议认证机构要在事前、事中、事后每个环节都严格审查监督,61.2%的受访者建议政府部门重视对认证机构的监管,让整个链条透明有效,59.2%的受访者建议超市等卖场要对有机食品进行严格区分,37.4%的受访者认为企业本身应加强自律,32.9%的受访者建议对虚假认证加大惩处力度。

  张凯铎希望,对有机食品的生产,从头到尾都严格把控,完善监管机制,同时向大众多普及有机食品的知识。

  朱毅认为,有机农业是对中国市场诚信的考验,包括监管者和生产者的诚信,政府应该负起认证和监管的责任。“因为有机农业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发展方向,政府应该予以重视,整顿市场”。

  朱毅表示,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环境较好,且无力负担农药和化肥,是发展有机农业的理想场所。但现在中国有机农业主要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拿到的仍然是普通种植的收入。“有机农业先期投入大,认证费用高,相信市场天然正义是不现实的,政府应该加强补贴、引领和帮扶”。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3%,90后占27.8%,80后占51.2%,70后占14.3%,60后占4.7%。(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陆安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