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培训通过 他们将“进宫”修养心殿

2018-08-28 21:27:56 信息来源: 新京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故宫重组古建修缮队 将修养心殿

  116名工匠通过故宫官式营造技艺培训,将参与养心殿等四大研究性保护项目

  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石作工匠选拔操作现场。故宫博物院供图

  专家刘增玉指导油作学员压麻操作。故宫博物院供图

  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画作工匠在进行培训实操。故宫博物院供图

  历时2年,故宫博物院完成了一批“瓦、木、石、油饰、彩画、裱糊”六作官式营造工匠培训,下周将正式开展养心殿修缮维护。

  故宫昨日召开“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工匠基础培训考核总结暨研讨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故宫在多个单位协同合作下,展开了六作的工匠选拔、基础培训。参加选拔的工匠来自多家古建公司,128人进入基础培训,116人考试合格。

  养心殿修缮久未动工在等“懂行”匠人

  根据《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总体方案》要求,未来所有参加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通过故宫考核后,才能够进入项目现场进行古建筑修缮。

  故宫博物院于2016年启动“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但两年八个月过去,修缮尚未真正开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解释,为了展现养心殿历史风貌,两年多来故宫各部门全面介入,事先开展了33项研究课题,目前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其中,培养符合故宫官式营造技艺要求的匠人,是基础性工作之一。传统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包括“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等八大作,其下还细分了上百项传统工艺,从材料到做法都严格遵循营造则例。

  275人报名116人考试合格

  据悉,针对研究性保护项目,故宫细化包括古建筑“八大作”等匠作在内的专业,由故宫古建筑专家带队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开展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方面的工匠选拔及培训。

  培训与考核工作分为人员选拔、基础培训、项目培训、专项培训四个阶段,在2017~2018年间,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负责,在多个单位协同合作下,展开了工匠选拔、基础培训,目前已完成“瓦、木、石、油饰、彩画、裱糊”六作培训。此次报名培训的有工匠275人,参加选拔的有205人,128人进入基础培训,116人考试合格。他们来自于多家古建建筑集团。

  百年来故宫最大规模修缮2020年竣工

  单霁翔介绍,“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是故宫博物院在古建修缮方面的首次尝试,即以保护的手段、研究的态度对待古建筑修缮,使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还原和展现历史信息。

  目前,故宫选择了4项亟待维修保护的古建筑群作为“研究性保护项目”的试点,即养心殿、乾隆花园、大高玄殿、紫禁城城墙,涵盖宫殿、花园、宗教建筑、防卫建筑四种类型,以此探索研究性保护项目的规律和程序。单霁翔表示,未来故宫每项工程都将是研究性保护项目,养心殿项目是一个良好开端。

  按照计划,为时18年的“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和为时8年的“平安故宫”工程,将在2020年竣工。其中,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是一百余年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一次故宫古建筑修缮。单霁翔昨天透露,到2020年6月30日之前,故宫所有工程将告一段落,当年下半年将为故宫600年“过生日”。

  “故宫过生日不会有任何庆典,但我们会有很多展览、开放更大区域、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充分展示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和平安工程的成果。同时,我们那时要制定之后15年文物保养、修复、陈列的计划。”单霁翔说。

  ■ 追访

  曾叫停不懂行“外来”施工

  故宫古建筑修缮有独特的工艺方法和体系

  故宫古建筑修缮从未间断,形成了独有的工艺方法和体系。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及2002年后的三次大修,分别培养了三代优秀的工匠队伍。

  单霁翔介绍,由于古建与普通工程建筑管理特点不同,故宫古建修复遇到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问题。因为自身单位无法参与故宫工程招投标的限制,2010年故宫修缮队伍解散。“后来一些单位承接故宫古建项目,都是在中标以后开始筹建队伍,大量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施工人员进入故宫,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叫停了一些项目。”单霁翔说。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故宫希望通过养心殿项目,重建故宫古建筑传统技艺传承队伍,建立古建筑修缮队伍的培训与考核制度,以解决修缮队伍水平低、传统营造技艺传承后继无人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通过培训从事养心殿项目的工匠将作为“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聘用人员,与故宫现有技艺传承工匠组成故宫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核心队伍,继续从事其他故宫古建研究性保护项目。

  老师傅带徒从砌砖抹灰教起

  工匠老师从理论和实操对其逐一纠错培训

  从2016年至2018年,数百位工匠参加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工匠的选拔,选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操两部分。以瓦作为例,120余名报名的工匠中,最终36人进入了基础培训。

  瓦作工匠理论学习方面包括基础知识、瓦作工具、砖加工、墁地等,实操学习包括砍制干摆砖、干摆墙砌筑、细墁地等。

  故宫工匠老师白福春指导工匠们按照传统规矩进行砖桌搭砌,并不是简单的砖码砌。由于缺乏规矩做法的指导,工匠师傅们不能按照成品砖要求完成砍制,质量问题时有出现,白福春从打扁的方向、砍砖角度、包灰尺寸等方面逐项指导。

  两年时间里,成功结业的116人,组成了继承官式营造技艺的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皇家”修缮队。

  作为专家及培训授课老师代表李永革表示,在新时代,工程组织形式和实施形式有了变革,但是技艺传承的本质没有变,对匠人的要求没有变。因此,如何将技艺传承下去,如何保证匠人质量以确保工程质量,是培训的主要目的。(记者 倪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