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雪域高原的冰天雪地如何成为“金山银山”?

2018-09-11 02:45:28 信息来源: 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拉萨9月9日电(记者李代祥 刘洪明)记者所乘车辆行驶在拉萨河边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路旁镂空雕花镶嵌的灯柱从车窗闪过。灯柱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标语旗帜,随风招展。

  从2012年突破1000万人次、2015年突破2000万人次,到今年将突破3000万人次,来西藏旅游的人数每三年上一个数量级台阶。然而,作为“地球第三极”,西藏生态环境又相对脆弱,保护更显重要。当地是如何加强环境保护,如何均衡发展与保护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

  加强顶层设计。西藏自治区主席、第四届藏博会组委会主任齐扎拉9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旅游作为西藏的七大产业之一,从一开始就把环境保护提到了非常高的位置,纳入顶层设计。通过邀请业界专家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考察,召开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咨询会,摸清西藏生态环境的规律,使得旅游文化发展遵循规律,做到发展不盲目,开发不超载。

  坚持规划引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于2009年获得国家批准,实施保护、建设和支撑保障三大类10项工程,截至2017年底,已累计投入96亿元。一期工程(2008-2014年)初步建成西藏生态工程的主体框架,部分重点工程目前已取得明显生态环境效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提升,生态屏障功能稳定向好。

  推动法制保障。近年来,西藏制定了《关于建设美丽西藏的意见》《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考核办法》等一批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和实施办法,并于2017年借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以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抓手,制定出台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监测站网管理办法(暂行)》,组建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监测科学指导委员会,狠抓环保改革、环保督察、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等任务,全面清理和整顿自然保护区违法行为。

  加大资金投入。2015年以来西藏探索建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投入8500万元帮助农牧民减轻因野生动物肇事带来的损失。据西藏自治区环保厅数据显示,西藏2017年完成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资金11.4亿元,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取得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加强环境保护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山南市错那县麻麻乡村民卓玛说:“村民以前只靠竹器编织维持生活,这几年发展旅游,收入多了,日子越过越红火,这几年我们不砍伐树木了,很多人当上护林员看护森林。”

  齐扎拉说,将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狠抓环境保护不放松,着力处理好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的关系,以特色、高端、精品为导向,打特色牌,走高端路,建精品区,唱全域戏,推动旅游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富民兴藏,造福西藏人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