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把知识和爱献给父老乡亲”

2018-10-28 19:44:3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夏忠惠(左一)为村民诊断病情。
  拜城县妇联供图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康其乡赛比墩村卫生计生服务室里,67岁的夏忠惠不时接待着前来咨询、取药的村民……“她都退休了,但还是常来这里给我们看病。”村民们说,夏忠惠是“赛比墩的女儿”,和他们一直在一起。“只要我还走得动,就要干下去,为乡亲们服务。”夏忠惠说。

  “我就决定去学医疗!学会了再回来给大家看病”

  56年前,夏忠惠的父母相继去世,年仅11岁的她成了孤儿。两年后她跟着同乡走了4个多月,从四川老家投奔到赛比墩村找生路。“大冬天的连饿带冻,我只能哭鼻子,乌斯曼·依不拉音大叔瞧见了,就用自己的羊皮袄把我裹回家里。”从此,夏忠惠就吃起了百家饭,穿起了百家衣,在亲戚和村民的资助下读了书。

  “村里有个医疗培训的名额,但那时村医没有工资,没人愿意去,我就决定去学医疗!学会了好回来给大家看病。”1971年,夏忠惠到县里学习完,当上了村里的“赤脚医生”,“村民们没有因为我是外来人口而排斥我,也没有因为我穷而瞧不起我。那件羊皮袄让我扛过了严冬的寒冷,一块块玉米面馕让我感受到了吃饱肚子的幸福。就凭这个,我也要用一生来报答他们,把知识和爱献给父老乡亲。”

  那时候,村里没有卫生室,夏忠惠只能上门为村民看病。“我每天背着一个药箱,穿着白大褂穿梭在各家各户……”夏忠惠回忆说,谁家有人生病了,村里的大喇叭一喊,自己听到后就马上背上药箱赶去看病!

  2008年,经过专业培训,夏忠惠获得乡村医生资格证,拿到1140元的月工资。赛比墩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也渐渐好起来,村卫生室终于从用了30多年的一间石头房搬进了砖木结构的房子,变成了卫生计生服务中心。

  从医47年,夏忠惠诊治患者50余万人次。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农家院落,村民们见到她都要与她握手、拥抱,亲切地称她为夏医生。

  “他们有困难,我有责任帮他们”

  夏忠惠被很多村民认作女儿。

  20年前的一天,村民沙吾提·居鲁克不小心被电锯锯断了左手腕,住了3天医院就拿不出住院费了,只好出院回家。老人找到夏忠惠:“有你在,我的手会好的。我没有女儿,你就是我的女儿。”

  夏忠惠当即答应:“好,我给你做女儿,尽我的力量为你治好手。”从此夏忠惠每天为沙吾提免费换药、包扎、打针,却从不提一个“钱”字:“这些村民是看着我长大的,而我是一天天看着他们走向年迈的……这就是亲情啊。他们有困难,我有责任帮他们。”

  2006年冬天,沙吾提去世前流泪握住夏忠惠的手,对床前的儿子说:“你一辈子都不能忘记我这个女儿的恩情呀……”

  最让夏忠惠放不下的是乌斯曼·依不拉音大叔,当年的救命之恩让夏忠惠感激至今。乌斯曼老了,家里人口多,外孙又身患残疾。看到老人的日子过得不太好,夏忠惠心里很不是滋味:“老人是我的恩人,我就是他的女儿,看望他并免费为他治病是我必须做的事。”十几年来,夏忠惠逢年过节送米面,春耕之前送化肥,并且定期资助他的外孙。去年,乌斯曼老人去世,夏忠惠还像家人一样关心着他的女儿和外孙。

  托乎提尼亚孜年轻时身强力壮,别人不愿干的活他抢着干。夏忠惠十几岁时,常上他家玩,坐在大炕上,喝过奶茶吃过馕。上了岁数后,老人生病落了个半身不遂,常在自家柴火堆旁沉默不语……夏忠惠经常提上水果、冰糖、糕点去看他,量血压,送药打针,唠家常逗他开心。“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就是赛比墩的女儿。”

  “要报答全村人,我就得做更多好事”

  夏忠惠家至今还用着女儿淘汰的旧电视,一辆自行车也骑了十几年。其实,30多年前,夏忠惠家就办起了面粉加工厂、油坊,又在全乡第一个买回小四轮拖拉机经营。

  钱都去哪儿了?

  村民吐尼亚孜·居热克得了肺气肿,妻子有严重的肾结石,儿子患青光眼几乎失明。十几年来夏忠惠一直关心照顾着他们,两位老人去世时欠了5000元医药费,夏忠惠一笔勾销,从2005年起又无偿为他们的儿子送医送药上门护理。

  村里没通电时,夏忠惠自己花6000元钱买回一台变压器,为全村人解决了照明难题。

  有一年煤价上涨,夏忠惠拉回来150吨煤,以每吨低于市场价100元的价格卖给村民,对贫困户则免费分别送了500公斤……一辆辆小毛驴车进出各家各户,全村200多户人家用上了便宜煤。那两天,赶巴扎一样热闹,夏忠惠贴了1.5万元。

  “治病,只是报答了一部分村民;要报答全村人,我就得做更多好事。”夏忠惠说。从医47年,夏忠惠为贫困群众垫付医疗费、农资、煤、粮款近30万元……这类善举她至今还在坚持,“岁数大了,赚的钱不多了,但这些年的积蓄、我的工资、孩子们给的零花钱,我都攒着呢,有需要就拿出来。”为什么要做这些?夏忠惠一点没犹豫:“赛比墩村人养育了我,我愿用一生报答这里的人,知恩图报,我心里才安宁;这也是我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

  2017年,帕提古尔·依明毕业后来接夏忠惠的班,夏忠惠手把手带了她半年多……“夏妈妈帮助了很多人,我也要像夏妈妈学习。”帕提古尔·依明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