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吉林梅河口:秸秆变宝助农过暖冬

2018-11-04 02:56:3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长春11月1日电(记者高楠)秋收过后,如何处理“盛产”的秸秆就成了农民面临的老大难问题。记者近日在吉林省梅河口市采访时看到,这里不但没有秸秆焚烧的情况发生,村里通过引进秸秆加工企业,秸秆综合利用后反倒成为帮助农民过冬的宝贝。

  在梅河口市曙光镇罗家村的村路旁,悬挂着印有“谁家秸秆谁家管,焚烧拘留加罚款”的宣传条幅。“以前年年管,白天管,有的人晚上偷摸烧。村民说,不让烧可以,你给我找出路。”每次遇到村民这样的反问,罗家村党支部书记姜洪义都会被问得哑口无言,“治理秸秆难题,必须疏堵结合,主动给老百姓找出路。”

  姜洪义带着记者来到了村民田秀华家中,扑鼻的菜香迎面而来。刚刚做完午饭的田秀华一边给家人盛饭,一边对记者说:“自从有了这台机器,做饭再也不用灶台了,俺们农民也用上暖气了。”

  田秀华所说的机器指的是秸秆颗粒燃烧炉,不仅可以供暖,还能用来做饭。记者看到,在燃烧炉旁放着两个大编织袋,里面放满了如粉笔大小的秸秆颗粒。

  “以前村民都烧秸秆供暖,既不环保也不卫生,现在有了这台机器,村民收秸秆的热情也高了,每3吨玉米秸秆可到秸秆颗粒加工厂换1吨颗粒。家里是地热的话,过冬烧3吨半颗粒就够了,而且室内温度能达到近30摄氏度,室内外环境都干净了。”姜洪义告诉记者,罗家村目前基本实现了玉米秸秆“零”焚烧和“零”入村屯的目标。

  罗家村是梅河口市秸秆综合利用成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该市年产秸秆约70万吨。针对夏秋两季大面积集中露天焚烧秸秆造成空气污染的实际情况,梅河口市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梅河口市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办公室负责人王凤岐介绍,近年来,梅河口市从秸秆能源化、饲料化、工业原料化、肥料化和“收储运”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入手,推进秸秆多途径、多层次利用。未来几年,全市将建设20个秸秆颗粒转化站,在试点村完成取暖改造1万户,预计到2022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达到8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