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动真格!长江干线3年拆除1254座非法码头

2018-11-08 04:39:4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一场整治行动中,工人在拆卸“黑码头”上的趸船 程敏/摄

  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芦苇,是长江两岸最常见的一种植物,在家门口的芦苇荡嬉戏放空,是许多生长在长江边上的人们童年的记忆、心底的乡愁。

  然而,前些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江大开发,一片片珍贵的长江岸线被一座座非法码头、一家家污染工厂、一个个“面子工程”侵占,深受群众喜爱的芦苇荡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人们叹息连连、徒呼奈何。

  “黑码头”就像“牛皮癣”

  上起云南水富,下至长江入海口,长江干线通航里程达2838公里。曾几何时,长江开放开发热潮兴起,宝贵的岸线资源成为竞相抢夺的“唐僧肉”,母亲河千疮百孔、乱象丛生。

  2014年上半年,记者在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沿江省市调研发现,一段时期以来,长江沿线一些港口企业和项目业主跑马“圈地”“圈水”建码头,岸线被乱占乱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环境污染、重复建设、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

  那次调研,记者在湖南岳阳江段乘船从江面看去,右岸城陵矶自湖口以下连绵数十公里,大小港口码头一个挨一个,有吊臂高耸的集装箱码头、件杂货码头、农产品码头,也有仅一两个泊位的小散货码头、危险品码头,还有不少是几乎没有专业港口设备的自然坡岸码头。小码头中较多的是砂石码头,一处处黄砂堆积,如光秃秃的山丘耸立。在重庆三峡库区、湖北黄石、安徽安庆等江段,所见情形也基本相似。

  在长江中下游,“黑码头”也随处可见。站在江西九江江堤望去,对面的湖北黄冈一侧,密布着十来个大大小小的砂堆。车行在黄石长江大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上,两侧的江岸堆积着大量的砂石,岸边还停靠着几艘大大小小的采砂船,砂堆一个连着一个,绵延足有两三公里。装卸高峰时段,机器轰鸣、乌烟瘴气。

  那次调研,一位国有港口企业的负责人提供的情况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负责人满脸愁容地说,他所在的城市共有4座正规港口,而“黑码头”多达50个左右。“黑码头像‘牛皮癣’一样侵蚀长江岸线资源,现在长江再想找个地方修建正规码头,真的非常困难。”

  长江“黑码头”主要停靠砂石船舶,不经任何审批,大肆非法经营,一些地方曾屡次整治,却无一例外死灰复燃。这背后还是利益在作怪,一个吞吐量几十万吨的“黑码头”,一年的收益可达数百万元,很多背景深厚的人士参与其间,一些基层单位出于发展经济考虑也乐见其成。

  那两年,长江两岸特别是下游江段几乎被大大小小的码头占满,记者沿江而行,除了少数乡村江段,大部分城市江段已看不见芦苇的身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随着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长江岸线资源低效无序利用、非法码头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非法采砂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15年10月,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开展长江干线非法码头、非法采砂专项整治。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提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论断。此后,总书记多次关心长江非法码头治理情况,有关部门和沿江省市迅速行动,多方联手进行集中专项整治,并开展了多轮“回头看”,在持续强力整治的基础上,逐步启动岸线复绿、建立长效机制等治本之策。

  2016年至今,记者多次对长江非法码头治理情况进行调研,看到各地一座座非法码头被关停取缔,一个个砂堆被清运一空,一片片满目疮痍的长江岸线有望重现生机。

  但长江岸线资源无序利用问题由来已久,背后有复杂的成因和利益链条,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

  长江两岸的非法码头性质、类别、形成原因千差万别,有的是在2004年港口法颁布实施前就存在的,时间久远且岸线资源权属不明确;有的是在地方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政府招商引资管理粗放、低效率利用岸线资源造成的;也有大量不按规划、未经审批非法抢建的码头。各地按照“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开展了第一轮长江非法码头摸底排查和集中治理。

  然而,当时部分地方干部和码头业主对长江大保护存有疑虑,认为又是“一阵风”,县与县、市与市、省与省之间标准、力度很不统一,加上码头涉及的利益巨大而又复杂,非法码头治理阻力较大。非法码头业主集体上访、上诉、围堵国家工作人员等现象时有发生。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江边的人喜爱芦苇,不仅在于它的婀娜身姿,更在于它柔软坚韧的内在美。

  长江非法码头治理之所以能够取得成效,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常抓不懈、措施得力。很多基层海事干部反映,党中央推进长江大保护的坚定态度给了他们一抓到底的勇气和信念。这两三年他们的神经都是绷紧的,几乎天天泡在江里,一发现有非法码头的风吹草动,立刻就毫不留情地打掉。

  不少基层干部说,非法码头大多是当地个别红人、狠人建的,只是少数人得利,大多数老百姓却要忍受环境变差之苦,治理非法码头群众拍手叫好。

  截至今年5月底,长江干线1361座非法码头全部完成整改,其中拆除1254座并全部复绿,规范提升107座。其中,湖北自7月以来,对非法码头治理再次开展“回头看”,巩固近3年治理成果。湖北共取缔各类码头1100多个,腾退岸线143公里,生态复绿面积超过566万平方米。

  春风又绿江南岸

  如今,乘船在长江上探访,让人不由得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短短3年时间,两岸的风光已千差万别,很多披上“绿装”的岸线完全看不出码头存在过的痕迹,江风吹过,颇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意境。

  洞庭湖曾是非法采砂重灾区,位于洞庭湖口的长江湘鄂边界水域上千艘非法采、运砂船往来穿梭,两岸非法码头密布、砂堆连绵的“盛况”持续多年,形成长江上最大的水上砂石交易市场。今年夏季,记者乘船到这一水域回访,船行10多公里,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采砂船没了踪影,两岸已被青草树木覆盖,完全看不出砂堆和码头存在过的痕迹……

  这样的变化,在四川、重庆、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沿江省市随处可见。脏乱差的非法码头被清除,腾退出的珍贵岸线不少变身江滩公园,有的则被改造升级为规范的码头。

  走进湖北宜昌枝江市滕家河散货码头,很难想象这就是长江边的一个砂码头:长达200多米的防风抑尘墙将码头和对面的民房完全隔开,门口喷淋设备让运砂车“出门不带泥”,砂堆、传输带等都被封闭起来,整个码头区几乎看不见裸露的砂石……

  经营这一码头的宜昌众港物流有限公司,由枝江市分散经营的三家码头企业资产重组、整体搬迁而成,只占了228米岸线,腾退的主城区970多米岸线将变成滨江公园。公司董事长鲁自昌说:“原来码头在市中心,污染比较严重,老百姓经常投诉,搬过来后还没有接到一起投诉,大大降低了环保风险。”

  宜昌枝城港党委书记马爱东对长江非法码头治理有着别样的体会。他认为,如果没有非法码头治理,正规的港口企业就会被“劣币”驱逐,就不会有航运业的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持续强力治理非法码头也给共抓长江大保护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信心。“这些年国家动真格保护长江,我感觉保护区的春天来了。”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张振华说,大家的保护意识明显提升,保护区范围内39个非法码头都关了,畜禽养殖、工程建设等老大难问题解决了。

  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非法码头长效治理机制适时出台。近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巩固长江经济带非法码头整治成果 建立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巩固长江干线非法码头、非法采砂整治成果,在码头监管中要引入卫星遥感遥测、大数据、云平台、无人机等技术,创新监管手段;对已拆除的非法码头和保留的各类码头,通过公开目录清单加强社会监督;加强督促检查,严肃追责问责。坚决防止反弹和死灰复燃。

  鲁自昌表示,国家持续整治非法码头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环保要常抓不懈。“只要不是一阵风,大家都规范经营,企业就会有效益,就能看到希望。”

  近期,记者又在长江沿线回访,看到的、听到的情况令人欣喜:原来随处可见的一个连一个的砂堆不见了,过去一片片满目疮痍的岸线披上了“绿装”,一个个规范的砂石集并中心拔地而起……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江滩附近小区的居民说:“过去在江景房里住了10多年,却从来看不见江,只看见漫天的砂堆;现在江滩绿树成荫,江边的芦苇荡又回来了。”(半月谈记者 王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