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探访江源文明之一:岷江源头的“多面松潘”

2018-11-21 03:31:35 信息来源: 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编者按:滔滔岷江穿越川西高山峡谷,经都江堰分水引流滋养了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明代徐霞客游历考察之前,古人一直视岷江上游为长江正源,之后依然习惯称其为文化上的“江源文明”。因为这一河谷自古以来即是一条连接西北西南、民族频繁迁徙交流的走廊,文化遗迹灿若星辰,至今仍是“藏羌彝文化走廊”的重要通道。秋冬时节,记者走进岷江上游,通过实地走访、请教专家,行进式撷取数朵江源文明的浪花呈现给读者。

新华社成都11月19日电(记者惠小勇 黄毅)六棱花灯、羊头灯、牡丹花灯,站在松潘古城的一个十字路口环顾,3条不同方向的街道分别挂着藏、羌、回不同民族特色的灯饰。不远处的祖屋庭院是回族马姓老板开的茶馆和民宿,他家是清朝乾隆年间从陕西渭南迁居到四川松潘的,到现在是第八代了。

走进雪山映衬下的黄龙世界自然遗产,碧绿色钙化彩池星罗棋布,金黄色钙化滩流奔腾而下,从沟底到海拔3800米的山顶,常绿林、落叶林,阔叶林、针叶林,灌丛、草甸,可谓层次分明、色彩斑斓,堪称寒温带植物王国。

这仿佛是两个缩影——从古城到黄龙,凝缩着松潘县的多样与包容: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在丰富的地理形态中次第铺展而又和谐交融。

从地理位置上看,松潘位于川西北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带上,高山草地、草甸和高山峡谷自西向东排列,境内岷山山系弓杠岭及岷山主峰雪宝顶分别开启了岷江和涪江的源头。顺江而下的河谷也成为我国从石器时代开始自北而南的人口迁徙大走廊,至今为“藏羌彝文化走廊”主要区域。

“如果命运要我生活在中国西部,我别无所求,只愿生活在松潘。”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1910年第三次考察松潘后写下的这句话,如今连同他的雕像一起铭刻在松潘古城南门瓮城的广场上。吸引威尔逊的正是多样松潘孕育出的生物多样性。当年威尔逊在四川收集植物4700余种,其中三分之一采自松潘。红花绿绒蒿、岷江百合、黄花杓兰等至今是英国皇家植物园乃至很多欧美庭院里的名贵花卉。

自然与文化往往是水乳交融的。雪宝顶下的黄龙沟,修复后的后寺、中寺、禹王庙渗透着佛家“自在”、道家“自然”和儒家“自强”的文化精义。每年农历六月中旬,松潘县内以及周边地区甚至远至青海、甘肃、西藏的各民族群众,纷纷前往黄龙沟朝拜、转山、做生意,人数少则数千,多则万余,这就是著名的“黄龙庙会”。

而在整个松潘县内,仅佛教寺庙就有藏传、汉传、苯教三种,此外还有伊斯兰教清真寺、道教宫观,以及羌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他们交错分布、友好相处,各自发挥教义精华参与义务植树、保护水源等生态保护工作。

支撑多元文化并存的是商贸流通的交融。“北望河湟,南通巴蜀”,松潘自古就是沟通西南和西北的通商要地。草地的马匹、药材、毛皮等和内地的茶叶、粮食经由这里得到交换。由此藏羌回汉、商贾云集,成就了松潘古城的往昔繁盛。

如今的松潘古城里,一个名叫“安多房子”的咖啡客栈,因为“混搭”了各民族乃至东西方不同风格的装修,被许多网友评说为古城里“最有味道”的客栈。店老板罗海斌是一位36岁的藏族青年,“我想把咖啡带来的海派文化和本地各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既能吸引外地游客,也为本地人提供一个休闲的地方。”

四川大学教授潘显一带领的课题组研究认为,松潘处在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边地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接点上,历经岁月淘洗和历史熔铸,这里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风情,又有人类普遍意义的文化品格——和谐共处。这是中华文化这一多元文化生态格局的一种地方性展现。

正在修建的成兰铁路将在松潘设置站点,加上已有的机场,多面松潘将会迎来更加包容的交流交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