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非遗传承人冉艺飞:传承古技艺助力脱贫攻坚

2019-01-16 01:23:4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兰州1月15日电(记者王铭禹、张文静)将细如竹签的麦秆切开、烫平、抛光处理,再将薄如纸片的麦秆拼接起来,按照画好的图样裁剪、上色、装裱,原本是农作物废料的麦秆经过冉艺飞的双手,“摇身一变”成为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

  今年52岁的冉艺飞是甘肃省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的传承人。她告诉记者,麦秆画源于草编艺术,因其制作材料为麦秆而得名,已有上千年历史。

  冉艺飞介绍,麦秆画融绘画、书法、工艺于一体,制作时要将麦秆切开、压平、熨烫、上色,前后需要十几道工序,是草编艺术中的精品,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

  “麦秆画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却很难。”冉艺飞说,其中熨烫环节最难把握,需要精准把控熨斗的温度,温度过高,会把麦秆烫坏,浪费材料,温度过低,则达不到作画要求。

  从接触麦秆画开始,冉艺飞已经完成了上千幅作品。这些作品题材日益丰富,除了花鸟鱼虫,反映改革开放的元素也不断增多,不仅远销祖国四面八方,在当地文化部门组织下,还走出国门,到埃及、蒙古国等地参展,在对外交流中,冉艺飞学到了很多外国同类产品的优秀之处。

  如今,这些小小的麦秆画不仅成为通渭县的另一张文化名片,还肩负起脱贫攻坚的重任。“通渭县是我国书画艺术之乡,也是脱贫任务较重的地区,这里很多农村妇女都会编织绘画,我希望带动这部分人学习麦秆画,让其掌握一技之长。”冉艺飞说。

  通渭县文化馆馆长丁相宏介绍,目前通渭县已在寺子乡等乡镇设置了培训点,冉艺飞手把手指导农村妇女制作麦秆画,2018年免费培训了100多人次,其中不少妇女制作的麦秆画已经开始销售,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当下,冉艺飞有个迫切的愿望,开设一所专门的麦秆画培训学校,让更多人了解麦秆画,并通过麦秆画找到脱贫致富之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