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95后”小伙返乡创业起示范带头作用

2019-03-09 20:39:5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长沙3月9日电(记者 万志云)春暖时节,处于群山之中的波溪村,云雾缭绕。这座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普戎镇土家族村庄的宁静,被“95后”返乡创业大学生王先智“喔——喔——”的呼唤声打破,他在山上散养的生态土鸡闻声赶来,“咯”声阵阵。

  王先智出生于1995年,24岁的他如今成了村里的“红人”,本科毕业的他去年回到村里,立志要在大山中干出一番事业。刚回来时,乡亲们不理解,好不容易考出大山,为什么要回来?“面对质疑,我用效益说话。”有些腼腆的王先智谈到自己回乡创业的决定时,神色坚定。

  王先智出生在贫苦家庭,自小勤奋好学,成了村里少有的大学生,2017年大学毕业后,他在南京找了份环境设计的工作,收入可观。而在此时,王先智父亲的肺气肿病情加重,哥哥常年在外务工,弟弟又患有精神疾病,让原本生活艰难的家庭更加困顿。为了照顾家人,王先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掉工作回乡创业。

  “我们村山地多,水质好,空气也好,就想到了在山上散养土鸡,主打生态、健康、绿色。”王先智说干就干,刚起步时,本钱少、技术缺乏,他就自己动手搭鸡棚、修鸡窝,向当地有养殖经验的农户请教。他坚信只要肯吃苦,在大山里用双手也能致了富。

  王先智个头不高,干劲却不小。没多久,他就用木框、棉被、塑料薄膜等材料做成了温水孵化用具,买来1000枚种蛋正式开始孵化小鸡。

  用温水孵化,水温是关键,温度需要保持在38℃左右。由于缺少先进设备,王先智只能勤测温多加水。“每2个小时就要量一量温度,加一次热水,晚上也不例外。孵化小鸡的那21天里,始终没睡过一次踏实觉。”他说,虽然辛苦,但当小鸡陆续破壳而出的时候,却喜悦极了。

  由于悉心饲养,王先智的生态鸡品相好,在附近集市赶场总是销售一空,价格能卖到20多元一斤,是肉鸡的两到三倍。算起账来,半年多时间赚了六七万元。王先智说,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主打生态、健康、绿色的散养土鸡市场越来越大,接下来他打算扩大规模,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王先智成了我们村的致富榜样。”波溪村村支书田永海说,这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勇于回到大山创业,虽然规模还不大,但起到了脱贫致富的示范带头作用。

  生态鸡养起来了,王先智最近又打起了山塘的主意,他正准备承包二伯的近10亩山塘,养殖生态鱼、鸭。王先智说:“我喜欢农村,我想要在这里做一番事业,金山银山,最好的还是家里这片山。”

  波溪村的“波溪”,在土家语中是“凤凰巢”的意思。王先智每天早早来到山里,伴着阵阵“咯”声打开鸡棚,看着奔向山林觅食的土鸡,他说,那就是奔向致富路的“金凤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