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馆:“会呼吸”的绿色建筑(北京世园会风采)

2019-03-31 07:41:5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世园会中国馆与永宁阁全景。
  视觉中国

  妫水河畔,长城脚下,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中国馆坐落在一片自然田园之中,仿佛一柄如意——如意之姿,祝福国泰民安;圆满轮廓,祈盼中华圆梦。

  中国馆名为“锦绣如意”。回顾我国承办世界博览会的历史,从1999年昆明世园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再到此次北京世园会,3次盛会伴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国民心态的成熟。北京世园会中国馆:端庄大气,温和自信,以海纳百川的气度、谦和包容的姿态,迎接全世界的访客,尽显大国风范。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诗经里的这两句诗形容古建筑屋顶微微翘起,像鸟儿展翅一样轻盈。中国馆的设计从中得到启发,借鉴中国传统斗拱、榫卯工法,使用当代工艺,打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巨型金顶,以欢迎之态、包容之势,向世界徐徐展开一幅恢弘的锦绣画卷。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牵头的世园会中国馆设计团队提出“本土设计”理念,主张建筑要与环境、场地、文脉相结合,因地制宜创造出符合地域特点的建筑。大部分展厅覆盖在梯田之下,与大地景观融为一体,梯田上露出金色的钢结构屋盖,屋盖下展示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园艺精华。这个优雅的设计始于对园艺、农耕和自然的理解——园艺脱胎于农耕,梯田是农耕文明的独特景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中国馆是中华文明传统生态智慧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成果的结晶。世园会中国馆借鉴了人类早期“巢居”和“穴居”的古老智慧,师法自然,打造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大部分展馆置于梯田之下,利用梯田大型覆土建筑结构的保湿隔热性能,降低建筑物采暖降温能耗。

  世园会中国馆规模不大,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但施工难度不小。结构多变,弧形墙,拱形梁,异形柱,超高、超大、超限,来自北京城建的建设者用智慧破解一个个技术难题。“进场之初,中国馆便以最高标准开展施工,经过两年半的辛勤努力,‘锦绣如意’终于要和观众见面了。”项目经理周伟光欣慰地说。

  “中国馆以自然平和的气质,讲述着中国的园艺故事。我们希望,这个春天,当中国馆迎来全世界客人的时候,世人将会被这座建筑所打动。”崔愷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