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种下稻子数鸭子”——贫困山村春耕新事

2019-04-24 06:24:1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哈尔滨4月23日电(记者杨思琪)“现在一亩地产水稻600多斤,一斤能卖10块钱,以前虽然能产1000斤,但才3元多一斤,扣除其他成本,一亩地能增收1000多元。”春风拂面,黑土地渐渐苏醒,55岁的村民薄宪国一边忙活着育秧苗,一边念叨着好效益。

  减产为何增收?薄宪国说,一个多月后,这些稻田里将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数百只鸭子。“一亩稻田放上20到25只幼鸭散养,既能除虫除草,又能实现鸭粪还田,还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一举多得,保证稻米天然无污染,自然卖上好价钱。”

  在哈尔滨市延寿县六团镇东安村,薄宪国描述的“种下稻子数鸭子”“鸭稻生态小乐园”成了村里的稀罕事。延寿县是哈尔滨市的贫困县,东安村是这里的深度贫困村,距离市区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里没有像样的产业。

  转变发生在两年前。2017年6月,哈尔滨市红十字会业务部主任刘雅芬来到东安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一来她便琢磨:“全村1.6万亩土地,有1万亩是水田,守着好山水,为啥换不来好收成?”

  刘雅芬和村党支部书记安爱学便组织村民到外地学习取经,发现了鸭稻米种植模式,经过村民讨论后决定引进村子。全村9个农户带头种植350亩鸭稻田,并一点点摸索出鸭稻共育的很多窍门。

  为了把好米卖上好价钱,刘雅芬带队参加由中国红十字会举办的众筹扶贫大赛。决赛现场,她抱着一个电饭锅上了台:“你们闻到这米香了吗?这就是没有施化肥农药、靠鸭除草除虫种出来的鸭稻米!”

  最终,“原生态鸭稻米”荣获大赛优秀奖,得到1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利用这笔资金,东安村很快购买更多鸭雏,扩大种植规模。此后鸭稻米还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注册了商标,在很多农产品展销活动中亮相。

  “能武,也得能文。”刘雅芬说,鸭稻米给村里带来了一场思维革命。一些农民开始学着利用互联网,做文案推广,开拓线上市场。在产业带动下,去年底东安村实现整村脱贫,原来90户贫困户仅剩5户6人未脱贫。

  “好带头人,好产品,好农户,‘三好’合一,扶贫有出路。”刘雅芬说,这里一年种一季粮食,年初种啥就决定了当年的收成。接下来会让村民了解更多新品种,春种希望,秋打好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