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携号转网 化堵为疏

2019-04-25 03:15:2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携号转网”是电信改革的必然趋势,运营商应顺应趋势,主动转变经营思维,化堵为疏,走创新服务之路,方能赢得新一轮竞争的主动权

日前,“携号转网”按下加速键,试点近十年后,终于跨出试点区,将于今年底覆盖所有手机用户。号码可携带,移机不改号,“携号转网”的加速落地,对广大用户来说无疑是利好。对一家运营商不满意,可以带着手机号码自由“跳槽”,免去换号成本高企的烦扰。

好政策快马加鞭而来,却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遭遇“拦路虎”。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落实优惠新政,试点地区已暴露出诸多问题,一些运营商在“携号转网”的各个环节“立关设卡”:转网前,有用户发现在网协议冗长,无法获取转网资格;转网中,有用户被以赠送套餐的名义,延长合约期限;转网后,有用户被莫名“降级”,难以享受部分通话业务和优惠活动。

“携号转网”本是要解决用户转网需换号这一长期存在的痛点,推动网络提速降费、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可类似的门槛,却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政策红利,让政策“红包”难以顺利抵达用户“口袋”。

运营商之所以使出诸多“套路”,究其根本,是放开转网限制后,担心用户流失。一方面,是持续走高的获客成本。截至去年底,我国移动电话渗透率达112部/百人,这意味着想要赢得用户增量需要付出更多成本。另一方面,携号转网全面推行后,将会加剧运营商之间的行业竞争,努力挽留存量用户对稳定营收意义重大。

运营商打点小算盘,在短期内或许能够控制用户流动,长远看却会失去用户的信任,降低用户黏度。有用户甚至表示,越是设置障碍,想要更换运营商的愿望就越强烈。

与其堵,不如疏。面对行业发展趋势,运营商需要主动转变经营思维,化堵为疏。近年来,我国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服务品质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重要参考因素,而“携号转网”恰恰突显了用户导向和提升服务的重要性,不妨以此为契机,梳理套餐设置,疏通“积石”,清理不合理的畸形套餐,拓展有竞争力的优质套餐,从而让用户能够顺畅地流入。

化堵为疏,运营商要打破原有的套餐藩篱,相关部门更要织密监管网。日前,工信部已印发《关于2019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暨纠风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深化“携号转网”业务规范办理,不得擅自增设办理条件、人为设置障碍,不得利用“携号转网”实施恶性竞争行为。

如何将《指导意见》落实落细,确保广大用户真正“携得了、转得快、用得好”?其一,要从机制上斩断合约背后的利益之手。不妨引入“负面清单制”,制定不能转网的合约清单,对用户而言,法无禁止即可转,对运营商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最大程度保护用户转网自由。其二,从制度上确立用户至上的原则。应当明确用户有随时终止合同的权利,并规定好提前终止合同的赔偿事宜,在保障用户转网权益的同时,也不损害运营商的利益。

“携号转网”是电信改革的必然趋势,运营商应顺应趋势,化堵为疏,走创新服务之路,方能在“携号转网”全面落地后,赢得新一轮竞争的主动权。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24日 19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