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地铁禁食首日 仍有乘客大嚼关东煮

2019-05-16 17:53:2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点击进入下一页

  北京市15日发布《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和《关于对轨道交通不文明乘车行为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的实施意见》,即日起实施。《守则》明确,在地铁内进食、霸座等行为将被禁止。

  同时,逃票、进食、霸座等行为或将被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

  根据上述文件,在地铁车厢内进食属不文明乘车行为,如劝阻制止不听,地铁运营单位有权拒绝提供乘车服务。交通执法部门可将这种行为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

  发布

  地铁“禁食”等规定昨起正式实施

  昨天,北京市交通委发布新版《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和《关于对轨道交通不文明乘车行为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的实施意见》,并称上述规定在5月15日正式实施。

  此前,市交通委就《乘客守则》、《实施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针对一些建设性意见,进行了充分采纳。

  为适应当前北京地铁运营需求,市交通委对《乘客守则》进行了相应调整。

  一方面,增加了不得在车厢内进食、一人同时占用多个座位、私自张贴悬挂物品、推销产品或从事营销以及在车站、车厢内使用折叠自行车、自动平衡车、各类滑板车等内容;另一方面,对原有款项进行了修改,补充了禁止吸电子烟、在疏散通道内长时间滞留、乘凉、躺卧、使用伪造变造车票及违反自动扶梯、通道等禁行标志逆行等内容。

  大声播放音乐也将纳入不良记录

  据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乘客守则》的实施效果,北京同时制定了《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包括逃费、占座、列车上进食、推销营销、大声播放视频音乐等行为将被纳入个人信用不良信息记录。

  此前,上述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只列了逃费、占座、列车上进食、推销营销等四种行为,需要纳入个人信用不良信息记录。正式发布的规定吸纳了市民的意见,将大声播放音乐等行为也纳入个人不良信用记录。

  参加志愿服务进行不良信息修复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因不文明乘车行为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的行为人,可以通过主动参加轨道交通志愿服务进行不良信息修复。

  此外,个人认为信用不良信息有误的,也可以向市交通执法部门申请个人信用不良信息复核,市交通执法部门将进行核查并作出处理。

  现象

  仍有极个别乘客在地铁内进食

  针对地铁内“禁食”等规定的发布,地铁一线工作人员都非常“乐见”。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地铁内进食主要发生在早高峰阶段,在大客流地铁站,大概有5%左右的乘客携带食物进站,在地铁内进食的大约在2%左右,数量并不多。

  前门站区区长祝亚君告诉北青报记者,由于前门站区是大客流地铁站,且外埠来京旅游乘客较多,经常有乘客携带糖葫芦、老冰棒等“北京特色小吃”进站,在暑运高峰时段尤其严重。对于在地铁上进食的现象,北青报记者昨日在晚高峰时段随机采访了多条线路上的10位乘客,其中9人表示亲眼见过,甚至有人向记者吐槽曾在早高峰看到一位女士吃“韭菜馅包子”。而其中一名男乘客更是坦言,自己就在地铁上吃过炸鸡块。

  对于地铁上的不文明行为,大部分受访者均表示,最忍受不了的就是吃早点、大声说话或者播放视频音乐、一人占多座等。其中,对吃早点的乘客抱怨的最多。一位受访的女士称,早点中的包子气味最重,对乘车环境影响最大,同时也很担心急刹车时,吃的和喝的东西洒出来会误伤其他乘客或者弄脏车厢。

  还有乘客表示,只要在地铁上不吃有浓烈味道(辣条、榴莲等等)、带壳掉渣、会污染地铁环境整洁的东西,或者进食不影响他人的话是能够接受的,毕竟如果有人赶时间没来得及吃饭,又遇上低血糖,是能够理解的。

  新规实施后,效果如何?昨天下午5点03分开始,北青报记者在地铁1号线、2号线、5号线、10号线、13号线等线路进行探访。在近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记者发现了多名乘客手提食品乘车,其中有人拿着带汤水的关东煮在车厢内进食,还有人带着汉堡等小食在车厢内吃。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一位女士在地铁13号线五道口站开始在车厢内饮食,一路上,她一直在吃汉堡包和一些油炸小食,在到达13号线西直门终点站前,这名女士将食品放入包内。在整个过程中,女士并没有打扰到别人,因为其使用的食品没有明显的味道,其他乘客也没有对她进食的行为进行关注。

  执行

  对不文明行为“先劝阻 后执法”

  如果地铁内出现上述不文明行为,应该如何处理呢?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地铁相关方应对乘客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对不文明乘车行为劝阻制止不听的,地铁运营单位有权拒绝提供乘车服务,并报告公安和交通执法部门,市交通执法部门将其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在具体执行上,前门站区区长祝亚君在向北青报记者介绍时也给出了类似的说法。他表示一般地铁工作人员都会对乘客的进食行为进行劝阻,只有实在不听的“刁蛮”乘客才会被“执法”或者交公安处理。

  京港地铁相关负责人介绍,车站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发现有逃票、占座、吃东西、吸烟、吐痰、乱扔垃圾等乘客不文明行为时,会立即对其进行制止或劝离,如乘客不听劝阻,将向车站安保人员、驻站民警或轨道交通执法大队申请协助处置。

  内存

  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的不文明乘车行为包括:

  (一)采取违规进出闸机、伪造变造票卡等方式逃交票款;

  (二)在列车车厢内一人占用多个座位;

  (三)除婴儿、病人外,在列车车厢内进食;

  (四)推销产品或从事营销活动;

  (五)大声外放视频或音乐。(记者 刘珜 宋霞 傅辰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