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加速推动政府投资法治化

2019-05-19 10:30:5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完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是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应有之义。为政府投资“立规矩”,也是为了更好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作为一项重要政府职能,政府投资既是实施宏观调控、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扩大有效投资的有力抓手。正因如此,不久前颁布的《政府投资条例》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可以预见,《政府投资条例》在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后,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将会加速进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轨道。

政府投资的作用有多重要?有经济学者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开创独特的发展模式,各级政府积极参与经济发展是原因之一。而政府参与经济发展,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宏观方面,政府投资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微观方面,政府投资事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乡村振兴的阡陌交通、廉租住房窗明几净,到神舟上天、蛟龙入海,都能找到政府投资的影子。

政府投资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段时期内也存在部分问题,必须予以重视。比如,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决策随意性偏大、投资范围偏宽、投资方向偏乱、投资管理偏松等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投资,当尊重市场规律,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一些政府投资在“有所为”时为得不够,“有所不为”时为得过多,造成了政府职能的缺位和越位。《政府投资条例》的出台,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确保政府投资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坚决杜绝低效、浪费现象。

完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是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法治政府作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内容,《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法治政府的目标要在履行政府职能当中得到切实贯彻,推动政府投资走上法治化道路。《政府投资条例》规定,政府投资要遵循科学决策、规范管理、注重绩效和公开透明的原则。从制度上防止“拍脑袋”决策、“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政府投资首先受预算约束。相关规定的出台,可以视作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大有裨益。

为政府投资“立规矩”,也是为了更好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总的方向是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显著提升。不久前出台的《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基于同样的思路,《政府投资条例》为处理投资领域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明确的法治依据。比如,明确政府投资资金主要投向现阶段市场还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发挥政府投资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安排政府投资资金应当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等等。这些制度安排,着眼点正是要求政府守好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边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严格实施。消除政府投资管理中存在的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等问题,有待包括《政府投资条例》在内的法律法规不折不扣的执行。期待投资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以此为契机,推动政府投资规范化、法治化加速前行。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20日 09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