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将乡愁融入家乡建设(聚焦乡村治理)

2019-05-28 20:51:0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核心阅读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加强规划管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云南临沧去年12月起实施万名干部参与家乡规划建设行动,请农村走出去的临沧籍市内公职人员,利用节假日回老家,和乡亲们一起谋划发展,让乡村振兴规划先行。

自从有了规划图,赵国华眼里的正气塘有了新希望:登高望去,哪是染饭花景区,哪是中草药种植区,哪是古茶驿道旅游区,他指点起来颇有自信。正气塘村小组属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那赛村,地处西南边境临沧市,赵国华是小组长。今年5月初,正气塘村小组首个村寨规划由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寻常村落一下子有了新前景,这是临沧市干部回乡行动的一个缩影。

临沧市去年12月起实施万名干部参与家乡规划建设行动,截至目前,全市2.6万多名干部参与其中,村村寨寨累计召开规划小组会议过万次。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临沧籍市内公职人员,利用休息时间与老家的乡亲们一起做出一份份有特色、能实施的发展蓝图。

乡愁不只在梦里

帮村子理清家底、理明思路、理顺关系,回乡干部得到锻炼

干部回乡行动启动时,李本菊还在凤庆县雪山镇督导脱贫攻坚。她是临沧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土生土长的正气塘人。1月23日周末安排完手头工作,她驱车四个多小时返回老家,作为牵头人接手正气塘村庄规划。四个月,回村18次,召开规划小组和村干部会12次,仅规划图就七易其稿。

临沧市有6511个小组需要规划,按专业规划每个村三四万元计算,耗资不菲,地方难以负担。临沧市副市长赵子杰说,如果请专业规划设计院来做,往往还水土不服落地难,且容易造成千村一面。临沧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红文认为,村里走出去的干部有责任感、有见识,回乡行动是对干部一次大规模考试和锻炼,也是让村民做村庄主人的探索实践。

1月21日,临沧市召开专门培训会议,对回乡干部讲解村庄规划的思路、内容、方法、审批和时间步骤等,要求回乡干部牵头成立规划小组,根据实地踏勘情况和村民商量提出方案,须合乎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线、林业生态红线、区域交通控制线、水源保护等,形成“两图一书一表一民约”(即:自然村村域规划图、自然村村庄规划图、规划说明书、规划项目统计表、村规民约)。成果经有关部门审核合理后,再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

云县的老许村杨家小组地处冷凉山区,群众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在临沧市纪委工作的杨天强成了牵头人。他认为回乡行动有三重意义:资源家底理清了,振兴思路理明了,村民关系理顺了。杨家小组的规划做下来只花了三四千元,是几个公职人员自掏腰包凑的,把村庄排污、停车场、改造低效茶园、农村公墓等都囊括其中。杨天强说:“离开家乡多年,如今乡愁不只在梦里,还注入到了规划图里。”

目前,临沧市已成立三级工作领导小组90个,设立规划咨询服务站90个,确定6511名公职人员为自然村规划牵头人,20余万人次的群众参与其中,6200多个自然村完成村民表决。1333个没有在外公职人员的自然村,也通过县级统筹有了“兜底规划”。

规划不光靠纸笔

人入村、心入户、足入点、情入图,给全村带来现代理念

回乡干部虽然有见识有夙愿,但毕竟离家多年。为完成这个任务,李本菊和规划组成员走遍了村里的古驿道、古战场和古茶园,听了许多传说故事。在她看来,干部回乡做好一份规划需要“四入”:人入村、心入户、足入点、情入图,通过家家户户走访调研,再用脚步丈量踏勘,规划图才能带感情又不失理性。

双江沙河乡的那京村是个傣族村落,依山傍水物阜民丰,在永德县亚练乡工作的肖云祥成为规划牵头人后没少往老家跑。肖云祥从上小学就开始住校,工作后一年只回家两三次,但一直在乡村工作,对基层情况熟。他说:“做好规划需要商量着来,做村民自己的规划。”

规划小组成员包括回乡干部、村干部、乡村振兴理事会成员,肖云祥用“加减乘除”法形容小组工作: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做加法;实地踏勘论证做减法;把规划融入县乡的发展规划做乘法;通过规划调整村民利益做除法。他还找来相关政策法规,利用前期新农村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的既有成果,为这份规划“经常加班到夜里一两点”。

那京村的底子好,有咖啡、桑蚕、坚果等经济作物,37户人家开了9家农家乐。规划小组把重点放在片区规划、集体经济、三产融合上。村里的小组长肖云华一直参与其中,对干部回乡相当高兴,“回乡干部有见识有创意,比如双头箐那里以前是个荒山沟,如今在箐沟里投放了鱼苗,城里孩子周末来摸鱼,可喜欢了!”

记者发现,干部回乡为村寨发展带来现代理念,硬件上设计了停车场、垃圾池、养殖小区等公共设施,软件上则完善了乡村振兴理事会、合作社、村规民约等,集体经济发展也纳入统筹考虑。

发展不只看眼前

人才资源下沉、本地资源激活,实施规划要分步长期进行

临翔区邦东乡邦东村的“昔归”普洱茶名声在外,古树茶卖到6000多元一公斤。记者在昔归村小组看到,古树茶核心产区的忙麓山范围内,机动车直接开过来,人来人往吃喝拉撒对茶园生态环境造成压力。邦东乡乡长杨绍查介绍,临沧市打造“昔归特色小镇”,目前正在招商;结合上级规划,昔归的规划重点放在茶园环境治理、成立协会自我管理上,避免走普洱茶名山寨私搭乱建、“一富就乱”的老路。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传统村落的功能布局急剧变化:一方面,村民富了建起两层小楼,可垃圾收集、污水处理依然很难,很多村内道路行车拥堵;另一方面,脱贫攻坚完成后,贫困村的发展巩固也需明晰发展路径。富起来的村子需要规划,正脱贫的村子更需要谋划。

赵国华说,正气塘的古树茶不愁卖,全村50多户人家农民人均纯收入保守说过万元,没有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对正气塘往何处去,怎样更上层楼,村小组一班人力不从心。“也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但怎么利用好山林、古茶和祖辈留下的文化,咱一没经验二没资源,干部回来正好补上这个短板,往后发展就有了‘好章程’。”赵国华说。

规划做好了,怎么实施?对此,临沧市将遴选一批优秀的规划方案,典型带动逐步落地实施,此外,村里也会拿着规划招商引资。不过,规划实施起来,会不会造成干部为家乡拉项目跑资金,搞得各村不公平?一旁的双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龙解释:“规划制定和实施相对分离,干部回乡主要为乡村振兴出主意贡献智慧,实施规划要分步长期进行,与片区发展相结合,实施主体还是村民自己。”

“以乡愁乡情为纽带,推动干部和人才资源下沉村村寨寨,更能调动群众参与村庄规划的主动性和话语权。”张龙说,画好这个“同心圆”,临沧的乡村振兴才会更实、更美。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28日 11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