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夫妇辟新口味粽子“对胃”北方饮食 一天卖上千个

2019-06-05 20:50: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夫妇辟新口味粽子“对胃”北方饮食一天卖上千个

  临近端午节,甘肃兰州市城关区凌君道夫妇的粽子店前,买粽子的顾客络绎不绝。 高康迪摄

  每年临近端午节时,凌君道夫妻俩经常将工作时间要顺延成从早上5时一直到下午7时。即便如此,还是有人“空手而归”。

  “保证质量,数量就只能固定,为了让更多的人吃上粽子,最近大订单都接不了。端午节当天一般能卖出大约3000个。”1994年,凌君道和郑春玲在甘肃兰州市城关区开了一家“凌记粽子店”,店面十几平方米。这25年来,凌君道每天忙着给顾客装粽子,郑春玲在房间包粽子。

图为凌君道正在将粽子装袋进行售卖。 高康迪 摄

图为凌君道正在将粽子装袋进行售卖。高康迪 摄

  “粽子绑扎松紧关乎口感,太紧了,硬邦邦的;太松了,黏糊糊,糊一嘴。”郑春玲边介绍边包粽子,两张大粽叶在她手中窝成漏斗状,填上糯米,放上两粒红枣,再加一片小粽叶,用棉线缠绕绑好,一个红枣粽就成了,用时仅8秒。

  郑春玲说,自己包粽子的“秘笈”来源于自己的婆婆,婆婆是南方人,每年端午节,都会给一家人包粽子,特别好吃。在婆婆的耳濡目染之下,也开始跟着学习包粽子,接着开了店,婆婆时不时会尝尝自己包的粽子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早卖的是鲜肉、红枣、豆沙的粽子,后来我们又根据北方人饮食的特点,又创出蛋黄、八宝、赤豆口味的粽子。”郑春玲说,卖粽子也得“与时俱进”,经常跟顾客聊聊,什么味道受欢迎,偶尔夫妻两也会坐在一起“开个会”,想想办法,怎么才能让粽子的口感更好。

郑春玲将两张大粽叶窝成漏斗状,填上糯米,放上两粒红枣,再加一片小粽叶,用棉线缠绕绑好,一个红枣粽就成了,用时仅8秒。 高康迪 摄

  郑春玲将两张大粽叶窝成漏斗状,填上糯米,放上两粒红枣,再加一片小粽叶,用棉线缠绕绑好,一个红枣粽就成了,用时仅8秒。 高康迪 摄

  “以前用的大铁锅煮粽子,花费时间长。现在用高压锅可以精确调整温度和烹煮时间,确保粽子口感的稳定。”凌君道说。

  “别人来,我不放心。”有人劝凌君道雇人包粽子,他坚决不同意。一个粽子要放多少量,煮多久,火候怎么掌握,他心里有数。

  “从小就是吃这家粽子长大的,每逢端午节,还是要吃一口‘老味道’,顺道来看看老朋友,唠唠家常。”孙艳丽虽然已搬家到了西固区,还是会来买粽子,“吃了粽子才算过了端午节。”

  “米是太湖糯,粘性好,肉是精选猪腿肉,粽叶是杭州糯叶,又大又薄,临泽小枣、新疆灰枣,味道酸甜。”选肉、切肉、买米、腌肉、挑粽叶、选粽线、包粽子,夫妻俩亲力亲为,处处讲究。每年9月份到10月份,凌君道夫妻俩都会去江苏,专门为包粽子的食材进行挑选。

  “大家爱吃,我们就包下去,不少人来买粽子还嘱咐我们注意身体,都说盼着年年吃到这味道。”凌君道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有些吃不消,好几次不想包了。可看到顾客老远赶来买粽子,听到他们对粽子味道的夸赞,他也就打消了停下来的念头。

  为了方便路途较远的顾客,他们开始制作真空包装的粽子,还有老顾客订了几十袋发给泰国的朋友,并且成了长期的回头客。郑春玲笑着说,这也是对我手艺的一种肯定。 (高康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