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田家英为何扣下毛泽东回复群众的大量亲笔信

2019-06-20 00:26:4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北平那时刚刚解放,城里还不安定,毛泽东住在西郊香山的双清别墅。

田家英也住那里,而董边在城里工作。

董边记得,那一阵子每个星期天她都赶往香山。

“来,董边,交给你任务。”每一回,田家英总是拿出一大堆信封,叫董边帮他写。

原来,群众给毛泽东写信,由田家英处理。每星期收到二三十封的样子(后来远远超过此数)。内中重要的群众来信,田家英挑选出来送给毛泽东批阅,其余的由他代拟回信。事务冗杂,他写好了回信,每星期天抓董边的“差”,要她用毛笔写信封上的地址、收信人姓名。

“呵,田家英,你的老婆成了你的秘书啦!”人们见了,都这么笑道。

董边还用两块白布缝了个信插,便于田家英把群众来信分门别类地插在上面。虽说已经进入大城市,他们还保持着当年延安窑洞里的办公风格。

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

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

1949年夏,一封来信反映上海在解放之初群众失业、生活困难。田家英看到信中反映的内容重要,随即转呈毛泽东。毛泽东十分重视此信。不久,党中央作出了“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匀着吃”的重大决策,以解决刚刚进城、生产尚处于混乱状态时所面临的经济困难。

1950年,北京大学的一封来信反映,学生的课程负担太重,健康水平下降。此信经田家英转毛泽东,毛泽东作了批示,使全国高等学校都重视了减轻学生负担、增强学生体质的工作。

随着毛泽东声望的不断提高,群众出于对领袖的无限信赖,来信雪片般飞来。田家英很仔细地收看每一封群众来信,拣出重要的信件送呈毛泽东。

1951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一位姓汤的教授突然去世,他的遗孀是家庭妇女,家中有三女二子,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8个月,顿时陷入了经济窘境。她给毛泽东写信,请求帮助。

田家英又一次把信送转毛泽东。

毛泽东在信上用铅笔画了许多横道道,然后在一旁给田家英写下一段指示:请你持此信去看此信作者一次,并去师大找负责人谈一下。汤教授死了,马上停发薪水,对家属又无安置,似不甚妥。办法还是要从师大方面去想,才有出路。

田家英照办了,帮助那位汤教授的遗孀摆脱了困境。

田家英在毛泽东身边,不知替他处理了多少封人民来信。他认为,这是党和人民之间的重要的联系渠道。毛泽东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只是有一回,毛泽东很不高兴,差一点发脾气了!

那是毛泽东踱进田家英的办公室,见到一大叠毛泽东复信的手稿。毛泽东眉头一皱,用责问的口气对田家英说道:“你为什么把我的回信扣下来?为什么不发出去?”

田家英赶紧向毛泽东解释道:“您的回信,我抄了一遍,都发出去了。”

“为什么不把我的原信发出去?”毛泽东仍然不高兴。

“您的手稿要作为档案保存起来。这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如果把原件寄到各地去,很容易散失。”田家英再度作了解释。

“好,好。你想得周到!”毛泽东的怒容转为笑容,表扬了田家英。

人民来信成千上万飞入中南海。田家英一个人无法处理,于是,成立了秘书室,专门为毛泽东处理人民来信。田家英写了专门的报告,建议各级领导机关应指定专人或成立专门机构认真处理人民来信。毛泽东对这一报告作了如下批示:“这是专门为我处理人民来信的秘书室写的报告,其观点和所提意见是正确的。必须重视人民的通讯,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态度。”

来源:中华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