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1965年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险获诺贝尔奖真相

2019-07-03 18:39:1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965年9月17日,中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距离最近的一次——不但证明了中国人是聪明的,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还证明了中国在科研领域可以和西方发达国家相竞争,甚至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

近半个世纪后,当民族骄傲的激情渐渐冷却,痛失诺贝尔奖的遗憾慢慢消退,事件的团团迷雾却仍未散去。有人开始质疑合成的“牛胰岛素”算不算“蛋白质”?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传闻是否属实?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null

●抱西瓜:合成牛胰岛素是“大跃进”的政治任务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课题”的提出应当归因于“大跃进”运动。不但工农业要“放卫星”,科学技术也要“抱大西瓜”。形势要求科学家提出宏大的目标,不这样做就是政治上落后。

课题被提出后,其完成的时间表被一再提前,“由最初的5年改为4年、3年、2年,最后大家鼓足干劲,决定把这项工作作为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献礼”。

1959年改项工作获得国家级机密研究计划所特有的标志,它的代号是“601”——就像人造地球卫星研究的代号是“581”,意为“1958年的第一项重点任务”一样,“601”的意思是“1960年第一项重点研究项目”。

null

●解遗谜:合成牛胰岛素是否是蛋白质并不确定

曾参与合成牛胰岛素工作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施溥涛在接受访谈时曾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作为最小的蛋白质,它比第一代有机分子要神秘一些。但是,现在,我们在一些地方承认它是蛋白质,在另一些地方又根本不承认它是蛋白质。

……说它是多肽激素,因为它介于多肽激素和蛋白质二者之间。不管怎么样,它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大分子,在当时情况下,人工用化学方法把它合成,这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是有相当大的促进。这个还是可以说的。”

null

●无遗憾:合成牛胰岛素缺乏原创性未获选诺贝尔奖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过程有一些小的改善,但基本的工作原理、基本的技术路线在1953年就已经由美国的维格纳奥德解决了。这种缺乏原创性的工作不可能得诺贝尔奖。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1960年初外国科学家安芬森提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之前,或者差不多的时候发表,倒是有可能竞争诺贝尔奖的。可中国的结果发表得比他晚了不少时候,而且在探讨其理论价值时还局限在胰岛素的范围之内,这就决定了它基本只能算是安芬森观点的一个佐证。当安芬森在初提出他的观点之后,再做人工合成蛋白质在科学上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了。

null

●论影响:合成牛胰岛素曾引起世界轰动没现实意义

1965年11月,这一重要科学研究成果首先以简报形式发表在《中国科学》杂志上,并于1966年4月全文发表。1966年12月27日,毛主席73岁生日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布“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引起了世界的极大轰动。

尽管有人认为人工合成胰岛素在今天看来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但通过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工作,中国整个多肽领域都被带动发展了起来。与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所承载的历史意义相比,40多年后,具有非常“亲缘关系”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被赋予的则是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