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暗杀未遂引发周恩来反击
2019-07-03 18:40: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香港,没有硝烟的情报战场。台湾情治机构在其中有成功,亦有消沉。目前,有可能泛起。
香港有“东方卡萨布兰卡”之称,是远东最大的情报中心。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全面失败之后,大批原国民党情报系统骨干撤退至香港。于是,香港也就成为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情报对抗战场。
1949年至今,台湾方面就未曾停止过对香港的渗透。这六十多年的谍影重重,隐藏着说不尽的内幕。如坊间盛传的香港著名电影人向氏兄弟的父亲,曾是国民党高级特工。
五十年代香港景象
行动激烈
1949年8月,国民党高级将领杨杰在香港被暗杀。负责暗杀的是保密局谷正文领导的暗杀小组。此前,杨杰与“云南王”龙云共同通电起义,并且计划从香港奔赴北京共商建国大业。于是,蒋介石下了杀心。刺杀行动当天,刺客韩克昌和叶翔之
(台‘国防部’大陆工作处副处长暨国民党中央第二组副主任,后曾任台‘国防部情报局’局长)
以送信为名进入杨家,连开两枪将其杀死。韩克昌颇为贪财,在杀死杨杰之后,还掠去一些财物,因为邻居闻声赶到才扔掉财物逃窜。此行为原本是无意之举,却成功转移了香港警方的视线,把它当成普通刑事劫案处理。两人顺利逃回台湾领功,直到知晓此事的多名军统干部后来在大陆落网才揭发此事。
叶翔之
杨杰
除了暗杀之外,搞破坏也是惯用手段。霍英东的回忆录中,也曾提到自己在朝鲜战争期间运输战略物资的行动,就曾遭到国民党特务的破坏。
国民党特工最成功的一次行动,是炸毁了香港启德机场的7架飞机。当时,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运输公司在香港滞留了83架飞机。国共双方均主张这批飞机为自己所有,国民党甚至将这批飞机的所有权转移给了原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司令陈纳德(时任美国空军少将)控股的航空公司,以利用其美国人身份以及中情局的背景增加胜算。经过几年的诉讼,香港判决这批飞机归大陆方面所有。台湾特工决定炸毁这批飞机。
在台湾出版的《民国人物传记史料汇编》透露,此次行动由特工戴安国和宋祥云负责。戴安国因驾驶香港华人第一高官何东爵士的座驾,进入机场禁区停机坪并未受到阻拦。宋祥云则亲自下车安放炸药,将其中机体保存情况最好的7架客机炸毁后逃脱。
大约在49年至55年期间,台湾驻港特务机关的主要任务一般是两个。
1.杀人搞破坏和。
2.逃港者中寻找合作者。
这种选择当然是基于国民党在台湾尚未完全站稳脚跟,不仅岛内矛盾重重,经济困难,也处在将被美国抛弃的岌岌可危状态,执行其他类型如战略类的任务有心而无力。同时,由于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尚有部分岛屿在国民党军控制之中,中国内地此时尚有大量国民党潜伏人员活动,因此香港除了暗杀,破坏以及人员进出的通道,而大陆新中国此时的审查,以及全民防特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香港作为情报跳板作用并不明显。此时的香港情报事务,对于台湾而言,可以说是国共内战的一个延伸的地下缩影版。
胶着三十年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港英政府力图阻止国共阵营在香港的情报战。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案。
“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案的前因后果无需多讲,其中一些细节却与公众所知颇为不同。如今,爆炸案的经过均表述为蒋介石亲自下令实施爆炸,由台湾情报机关派人收买机场工作人员放置爆炸物。事实上,1976年叛逃到前苏联的美国中情局(CIA)特工约翰.史密斯的证言显示:中情局最先获知周恩来一行将会在香港转机,并且通报给台湾驻港情报机构。于是,后者向蒋介石建议谋杀周恩来。同样由当时台湾最得力的情报行动专家谷正文坐镇指挥。
克什米尔公主号残骸
侥幸避过暗杀之后,周相开始全面反击。为了顾及港英脸面,中共方面要求侦办凶手并全面驱逐台湾在港情报机关。由于内地情报机关此前已经基本掌握了台湾在港情报机构的状况,于是通过印度尼赫鲁总理特使向港英当局提交了台湾情报机构分布的具体情况,要求必须按照名单处理。中共方面还警告港英方面,在审讯过程中,港警政治部李福基督察必须回避,因为此人系台湾渗透入政治部的卧底。此外,有着“香港警界第一传奇人物”港警督察李洛夫也不得接触此案件,因为李洛夫也系台湾方面的卧底。并非是传闻中,因为50年代“暗杀周恩来”事件中审查不力,备受大陆方面指责而退出此案。
李洛夫
港英当局一方面震惊于内地高层对香港情况的掌握,也对港警内部被台湾渗透之深颇为不安。李洛夫督察时为香港反黑部门负责人,曾被派往英国受训,是华人警察的精英。此人竟为台湾方面的卧底,确实让港督葛量洪始料不及。在此案的调查中,港英方面撤换了全部华人警员,全部由英国本土人员负责,并且对台湾情报机关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根据当时台湾情报人员的回忆,他们被捕后饱受虐待,不仅食不果腹,还必须服劳役,待遇比杀人抢劫犯还惨。
为了防止香港变成恐怖活动之都,港英当局随即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策略,积极保持双方平衡,只要抓获一名大陆方面的地下工作者,就会同时铲除台湾方面的一个情报点作为平衡。这个策略使得双方都明白,如果继续激战下去对各自都没有好处。
1955年后,国共双方都尽量避免采取暗杀或者破坏等暴力手段,香港开始发挥情报站的功能。此时冷战已经逐渐进入高潮。大陆在多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台湾和西方各国在大陆的情报网基本被毁灭。为了加强对大陆的情报搜集工作,除了派出侦察机进行技术侦查之外,人力情报也是不可或缺的。香港的桥头堡作用也就变得非常明显。尽管此前港英政府几乎消灭了台湾在香港的情报机构,然而基于战略的需要,仍允许一部分尚未曝光的机构重建。
此后,台湾情报人员在香活动基本保持了低调和专业。毕竟,暗杀和破坏并非情报人员应该承担的责任。事实上,现在大部分情报机构已经很少从事此类活动,除非处于特殊情况或者进入‘战争’状态。此后,双方暗斗三十年后,实事求是的说,由于在香港特殊时期的制约,不分伯仲。
大撤退
1984年中英发表联合声明之后,香港的前途已经确定。此时的台湾驻港情报机构虽然还在运转,却只能做好撤退准备或者完全转入地下。
1989年,沉寂了多年的台湾驻港情报机构又爆出了大新闻。《香港时报》头版刊登了一则台湾中央社的声明。该声明称,“陆工会”工作人员梁志和严重违纪,并且到处招摇撞骗,因此被“陆工会”正式开除。谁都知道,所谓“陆工会”的全称是“国防部大陆工作会”。这就是一个特工机构。
那么,此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台湾方面如此高调开除呢?梁志和是香港政府高官梁乐因在大陆的私生子。偷渡到香港之后,获生父家人帮助找到工作。后来因为社会关系广泛且聪明绝顶,被台湾驻港情报机构吸收。
梁之所以被高调开除,皆因他自己欠下巨额债务无法偿还。因此,梁借在台湾开国民党十三全大会的机会,与多名高官拍照合影。随后,他给这些高官寄去合影,并且宣称自己是大陆情报官员,如果不想惹麻烦,就乖乖给他几十万花销。结果颇有几位官员屈从。唯独当时的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宋楚瑜遭到敲诈后大怒。宋被拉着合影只当是个普通党员,不虞有诈也问心无愧,此番被勒索自然毫无畏惧。他立刻向台湾高层呈报,要求“国防部”严查此事。“国防部”不敢怠慢,所以才发生了登报辞退事件。此次登报让台湾驻香港情报机关颜面尽失,有关人等也都被降职查办。
从情报界多年的斗争来看,下手锄奸甚至杀人全家都是正常反应,然而登报开除特工却是罕见的。这一事件说明,在发生此事之后,台湾方面不仅已经失去了对梁志和的控制,甚至连其下落都毫不知晓。此时的台湾在港情报工作已经陷入一片混乱,不仅对下属人员约束不力,更没有制裁叛徒的能力。最后登报纸开除特工,成为情报史上的一个奇闻。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