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00弹弓高手成都比武 15门派百步穿杨争高下

2016-03-20 16:29:12 信息来源: 华西都市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右手不太方便的杨先生使用的弹弓是特制的。

 

右手不太方便的杨先生使用的弹弓是特制的。

 

小朋友玩弹弓也有板有眼。

 

小朋友玩弹弓也有板有眼。

 

主办方提供的弹珠和皮筋。

 

主办方提供的弹珠和皮筋。

原标题:200弹弓高手成都比武 15门派百步穿杨争高下

艾森网消息:徒步、登山、马拉松,越野、观鸟、电竞游戏……一个兴趣可以发展成一个圈子,一个圈子成就一个江湖。既然是江湖,那就有帮派与规矩。在“弹弓客”的江湖世界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在上班时间着装不一,社会角色不同,但一到靶场,个个腰间别把精致弹弓,明晃晃的钢珠被磁铁吸于弓旁,抬手、展臂、瞄准,“啪”,那种一击而中的感觉隔绝了彼此界限,人人为之畅快,便称兄道弟起来。

《华西都市报》报道,3月19日,中华弹弓竞技四川联盟巡回赛在青白江站进行今年第一场比赛,来自四川15个市区县共200人参加,其中女弓手有30人。

比武大会

成都郊区办武林大会“宜宾派”夺得第一

起风了,成都青白江郊外芭蕉林里,干枯树叶垂挂枝头,簌簌作响。樱花瓣落,顺风飘飞。

“啪!”花瓣四溅,暖风未定,再一声“啪!”小指粗细的干树枝半腰折断,从十米高的树头垂直坠落。顺着弹珠飙射方向望去,一名身盘体阔的男子立于林中,身着马甲,颈带佛珠。他迅速从腰间的一团明晃晃圆饼上取下一粒弹珠,左手持弹弓,右臂舒展,腿向后小跨一步,皮筋顶端包裹珠子,右手握珠靠在脸颊颧骨间,手松,弹飞,“啪!”林中10米开外的枯叶瞬间四分五裂。“好!好!”芭蕉林里人头攒动,个个拍手叫好。人头上方挂着一面大红横幅,写着“中华弹弓竞技四川联盟2016年青白江站赛”。陈昌旭就是青白江弹弓协会会长,寸头白发,目光如鹰。

“比赛马上开始!成都弓兵团在哪里?”“哦!”“蓝天弹弓俱乐部在哪里?”“哦!”200人齐声附和男主持人,响声震天。他们来自邛崃、德阳、资中、南充、大邑、都江堰等四川不同市区县共15个“门派”。

林子里由树隔出4条长约30米的赛道,每条赛道尽头挂深色绒布,布前有高低不同5个铁杆,各顶空易拉罐。按照与易拉罐的不同距离,赛道被画出5米、10米、15米、20米四条白线。弹弓手要在不同距离射击总共20个易拉罐,得分由距离渐远而递增,最后根据击中易拉罐对应分数累积排名,总分225分。常规赛比个人,团体赛则是“门派”间较量,除此之外,也有女弹弓手专项赛。

早上10点,比赛开始。陈昌旭站在赛道上,威风凛凛,拉弓至眼角,遮住细细的皱纹和落下的汗珠,他的手在发抖。不一会儿,腿也开始抖,双眼充满血丝。赛道两侧围满人,窃窃私语,他的汗水越来越多。“我平时打不错,一上赛道,就开始心慌手抖。要是抖到瓶子中间,就算运气好。”陈昌旭自嘲着,他是工作人员,疲倦和紧张让他发挥失常,最终打了139分,未进前十。

在团体赛中,宜宾弹弓俱乐部、成都弓兵团、青白江弹弓俱乐部分获三甲。个人冠军得分198分,这意味着射击20个易拉罐只脱了两靶。

武林人物

独臂侠嘴叼弹弓射击每天打1000发钢珠

在弹弓江湖里,大家都称呼彼此的网名。男弓手有“孤狼”、“秒杀”、“麻将”、“春春”、“猫头鹰”,女弓手则叫“筘月”、“幺幺”、“二姐”。

“宏运”是老杨的网名,今年44岁,刚从一家企业的门卫岗位上买断工龄。他是200号弓手中唯一一个用嘴咬着弹弓比赛的。小时候他得了小儿麻痹症,随后右半身偏瘫,右手不可使用。

“命中的感觉太好了。”说罢,他掏出一把定制弹弓,左手四指挽住皮筋,大拇指往包里搓出一粒钢珠,在手指翻腾下顺势被皮筋包裹住。张嘴,上下两排牙齿死死咬住,瞄准,发射,“啪!”远处一片树叶被弹落。

他手里的弓是自己设计的。弓口比普通弹弓再向外延长几厘米,“我用嘴,必须增大皮筋拉距才会有力量、射得远。”

他说自己每天在家对着靶箱打“一碗”钢珠,大约1000发,因为用嘴,皮筋两天就要咬烂重换。技巧是他自己摸索的,从2014年接触弹弓,如今已“上瘾”。为保护牙齿,老杨每天刷固齿粉,打弓时戴上拳击牙套。

这是老杨的第三次比赛,为此他提早两天从老家达州渠县出发,坐火车到成都,再转车到青白江。比起从前最多得60多分,老杨这次进步到90多分,“还是没发挥好,紧张了。”

弹射之道

从看不起到着迷,射击教练爱上打弹弓

范富建是四川省射击队手枪速射班教练,曾代表四川省在全国锦标赛手枪速射个人比赛获得季军,经过了20年专业手枪训练。“说实话,一开始我有点瞧不起弹弓。”范富建掏出一把木质弹弓,紧握在手。2012年,他在郊外看到有人打靶,用的弹弓,精准度不输手枪,这引起他的兴趣。“开始了解后,发现小小弹弓学问很大。”他捏搓着皮筋说,弹弓在传统意义上属于冷兵器,和手枪不同,皮筋要受温度、绑的位置、粗细等因素影响,皮筋差之毫厘,靶标可能就失之千里。

“客观来讲,弹弓高手在近距离(10米以内),准确度非常高。15米以外的射击,手枪就更准一些。”一个科技含量不高的玩意能有如此高的准确度,是吸引范富建的地方。他说事实上手枪在扣动扳机的一瞬间,普通枪手握枪把会有颤动,而弹弓轻巧灵活,可控性比手枪更强。

但不论是弹弓还是手枪,在射击比赛时,“比的就是心态。”范富建说。

江湖规矩

入会首先看人品不能打鸟是底线

要回溯成都平原上弹弓民间组织的发起人,避不开王道达。今年已64岁的他在2006年时,就和朋友三四在德阳“搞了小团伙”。2008年底,他在德阳成立了第一家弹弓俱乐部,取名叫“德阳童乐弹弓俱乐部”,王道达说这是“寻找童年的乐趣的意思”。几乎同时期,成都的“四川弹弓竞技人民弓社”也成立了。

两个团队经常相约切磋技艺,渐渐地,四川省内其他市区也开始有了弹弓爱好者,纷纷自立门户。一个弹弓江湖逐步形成。

王道达最后成为中华弹弓竞技四川联盟盟主,和众盟友一起,制定盟会章程——章程的红线是,不准打鸟。

联盟成立至今,一共除名过两位弓友,皆因破了底线。

“有人以为出钱就能入会,不对。我们看的是人品。”王道达双手环抱,瞪眼点头,他说如今盟会已有超过2000人,会员入会必须通过考察期,若一旦发现打鸟,“基本判了死刑。”盟会声望在外,“绝不能被好事之徒毁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