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靴花棉服狗皮帽子顶起来
2017-12-30 10:25:58 信息来源:生活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生活报记者徐楠陈明菲文生活报记者张宇驰摄
如今一到冬季,走在冰城街头,你总能看到许多欢呼雀跃的游客,他们在人群中特别好认,戴着夸张的狗皮帽子,穿着五颜六色的羽绒服雪地靴,拿着冰棍糖葫芦自拍……冰雪美景吸引了数万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冰城冷”,而对北方风情尤其向往的南方游客是如何看待这冰天雪地的呢?生活报记者这就带您去景区看看游客们的奇妙体验,听他们讲冰雪之旅中最过瘾的事。
【吃】
米饭一顿两大碗
一盘菜比家里两盘还多
来自珠海的游客刘先生告诉生活报记者:“哈尔滨绝对可以称得上美食之都,这里的饭菜都太好吃了,像锅包肉、酸菜、俄式西餐、春饼、烧烤、火锅……我都大爱!”刘先生笑称,每顿饭都是撑得实在吃不下了才会停口,而且这里的米饭也超级赞,每次最少吃两大碗。“来了不到5天,感觉肚子上的肉明显增多,要是想尝遍这里的美食非得胖上十斤。”湖南游客陈女士表示,她被铁锅炖完全吓到了,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吃法,但味道真的好,朋友们都吵着离开之前再吃一顿铁锅炖。
湖北游客徐先生则对冰城的巨大菜码感到惊奇。徐先生说:“我们刚到的那顿饭,服务员把菜端上来,我们完全吓到了,这一盘菜比我们那边两盘菜加一起还要多,一顿饭吃起来真是费劲。”徐先生建议,这边的饭店能不能专门为游客制定小份菜,这样能一次多品尝几道菜肴,还不会浪费。
【穿】
女生羽绒服买的超长男款狗皮帽子成今冬游客标配
不知道是不是羽绒服上的颜色越多,离哈尔滨的直线距离就越远。穿着花花绿绿的羽绒服,再配上厚实的雪地靴和造型极为夸张的狗皮帽子,那肯定是外地游客。
南方游客小周和闺蜜俩第一次来哈尔滨,她们的羽绒服显得很扎眼,两个纤瘦的小姑娘居然买了180码的男款羽绒服。“嗯,我俩穿着短羽绒服来的,但长时间在外活动受不了了。”来自广东的游客谢先生则坚持“落地”后买御寒装备。“我查的攻略上写的,只有在哈尔滨当地买的棉袄才真扛冻,淘宝上那些到这儿肯定被风吹透了。”大棉登山鞋、羽绒裤、还有今冬南方游客的标配——狗皮帽子,谢先生都装备上了,因为怕滑倒,他居然还买了根拐杖。
【住】暖屋里穿半袖拍照让朋友们羡慕不已
“哈尔滨室外的天气这么冷,没想到屋里这么暖和。”深圳游客小冯兴奋地告诉生活报记者,她冬天在家里的室内反倒更冷,裹大衣盖大棉被都不行。“他们跟我说这边屋里暖和,我还不信,带了一堆厚衣服来,没想到果然带多了。”
同样来自深圳的游客张先生激动地说:“我觉得哈尔滨人真的太幸福了,冬天能住在这么暖和的屋子里,真是舒服啊。”张先生表示,他听人说哈尔滨冬天的室内可以穿短袖,他特意把夏天的睡衣带了来,没想到真的可以穿。为此他拍了很多在屋里穿短袖的照片,发给朋友们,让他们好一番羡慕。
【乐】体验大冷天吃冰棍鼻涕直流不停嘴
大多数来哈游客的相册中,一定会有三张照片,一张来自索菲亚教堂,一张来自中央大街,一张是与冰棍、冰糖葫芦的合影,而这样的拍摄场景,只要你走在中央大街上,十分钟之内至少遇上仨。
在马迭尔冰棍售卖亭附近,来自海南的游客小兵就站在售卖亭旁边卖力地啃着冰棍,地上还有一大包接力排队才买到的华梅面包。“早就听说,哈尔滨人就爱大冬天吃冰棍,我也体验体验。”虽然说得轻松,可眼瞅着小兵的大鼻涕都快流到嘴边了,却仍吃得香甜。
“那个冰雪大世界真的是太漂亮了,近距离去体验观赏比单独看照片震撼多了。”来自四川宜宾的周先生说起此次的龙江行收获颇丰,他拍下了中央大街所有的漂亮建筑。
【奇】
好奇舔铁会不会粘舌头想泼水成冰却浇成落汤鸡
许多外地游客听说过很多有关北方的段子,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来求证。
来自福建的小孙和朋友们第一次来哈尔滨,他们特意向这边的人学了好几句东北话。他的一个朋友更是把“嘎哈呀”挂在嘴边,他们学东北话的视频在网上的点击率老高了。
“我听说,在你们这儿舔金属,舌头能被粘上,真的吗?”来自云南昆明的游客姜恒好奇地询问生活报记者。“我也想试试看……”在得到记者“确实会粘上,千万别尝试”的答复后,姜恒放弃了这个念想。
除了“舔铁”的传说,眼下最流行的莫过于甩水来制造完美冰弧线了。不久前,刚在松花江畔留下泼水照片的王珣却一脸苦笑地说:“没想到,居然会洒一身水,我还以为水泼上去会变成冰呢。”
南方游客来哈必问
1、你们的雪还会化吗?
2、暖气片用电吗,有开关吗?
3、这真的是一盘菜吗?
4、大铁门到底是什么味道?
5、冰棍还可以摆在地上卖?
北方人眼中的南方游客
1、穿花花绿绿的羽绒服雪地靴
2、狗皮帽子大手套全装备
3、手拿冰棍和糖葫芦自拍
4、见到雪很兴奋
5、紧贴着冰景观赏
冰城街头的游客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