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西北射天狼”:彭德怀失手犯下军事生涯最大失误

2018-01-01 16:58:35 信息来源:人民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西北地区,尤其是陕北,地处中国东西部结合处,地势险峻,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自古就有“欲统中国,必据关中”之说。1935年红军三大主力在此胜利会师,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更是把制定战略决策、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大本营放在了陕北。从这一天起,陕北地区成了国共两党军事较量的竞技场。其中彭德怀与“西北王”胡宗南之间的较量,构成了西北战场上国共较量的主旋律。

彭德怀(左二)在青化砭观察阵地

彭德怀(左二)在青化砭观察阵地

山城堡之战,彭德怀初射天狼

胡宗南是蒋介石手下最著名的上将军之一,黄埔一期毕业生。周恩来曾评价说:“胡宗南是蒋介石手下最有才干的指挥官。”由于他骁勇善战,老谋深算,善于收买人心,为人狡猾奸诈,加之又深得蒋介石的宠爱,便得以在短短的十年军事生涯中,在西北迅速站稳了脚跟,成长为威震大西北的一代枭雄。

1936年9月,胡宗南率领第一军第二次入甘。第一军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国军中的精英,号称“天下第一军”,装备精良,人员充足。“西北王”胡宗南也是杀气腾腾,入甘后就展开了对红军的猛烈攻势,迫使红军不得不从已经占领的会宁、静宁一线向北撤退。胡宗南军则对北退的红军加紧攻势,步步紧逼。天狼在逞威。

胡宗南率领第一军二次入甘的消息传出后,曾在红军高层内部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张国焘先前领教过胡宗南的厉害,深知形势的险恶,对阻击胡宗南的战略决策犹豫不决;中央红军也曾有过深刻教训,对阻击胡宗南也缺乏底气。胡宗南确实是一只凶悍的天狼,不可轻视。

针对红军内部这种微妙的“惧胡”气氛,彭德怀挺身而出,欣然接受了“射狼”的重任,被委任为前敌总指挥兼政委,统一指挥红军三个方面军的作战。

当时红军退到靖远后,已经无路可退了。靖远一旦失守,红军将落入被南北夹击的险恶境地。蒋介石也看到了靖远的军事重要性,命令胡宗南不惜一切代价攻下靖远。

面对胡宗南的步步紧逼,彭德怀制定了“射狼”的初步计划,为这只凶狠的“天狼”布好了口袋。彭德怀欲借胡宗南的轻敌情绪,诱其深入,断其数指。他在军中训话时说:“胡宗南是一只狡猾的狼,红军是一个猎人,而且是一个优秀的老猎人。”大大鼓舞了全军的士气。然而,胡宗南狡猾成性,并没有轻易冒进,钻进彭德怀布下的口袋,而是多路并进,并由另一路攻下靖远。彭德怀第一次围歼胡宗南的设想落空。

靖远被占领,红军只好一路向东,且战且退。此时,胡宗南也产生了错觉,认为红军已经“不堪一击”了。他把第一军放在了追击的最前方,又兵分三路,直追东退的红军。

由于“狼群”紧紧咬住红军不放,彭德怀的处境更加严峻。红军再退就要将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总部暴露给敌军了,就意味着红军要放弃陕北,再做一次长征。此时,在保安的毛泽东、在南京的蒋介石都坐不住了。毕竟这一仗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毛泽东不敢怠慢,几乎一日数电彭德怀,讨论围歼胡宗南的计划;蒋介石更是对胡宗南寄予了厚望,鼓动胡宗南一举而下保安。

再狡猾的狼,也躲不过猎人的枪。被迫背水一战的彭德怀,经过仔细分析比较,将设伏地点选在了山城堡,准备在这里给凶狠的“胡天狼”以当头一棒。

胡宗南与彭德怀之间的追击距离,始终只差1至2天的路程。红军指战员以极高的热情,率先在山城堡四周部署好了伏击计划。20日黄昏,胡宗南部冒进的丁德隆七十八师进入山城堡。21日黄昏,彭德怀一声令下,红军对山城堡之敌发起猛攻。敌军除少数突围外,大部于22日9时被歼灭。山城堡伏击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共歼敌一个旅和两个团,基本上消灭了胡宗南第一军的主力七十八师,在扭转恶劣局势的同时,大大震慑了“胡天狼”。

山城堡之战后不久,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与山城堡之战的胜利不无关系。彭德怀在后来评价山城堡之战时曾说过:“此役虽小,却成为促成‘双十二事变’的一个因素。”

山城堡之战,客观上促使了长达十年的国内革命战争的结束,国共两党开始联手抗日。同时,也标志着彭德怀第一次“射狼”的胜利结束。

宜川战役,彭德怀打狼崽、钓老狼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无视全国人民渴求和平、希望重建被战争破坏的家园的迫切愿望,肆意挑起内战,西北战场再次成为国共较量的主战场之一。时任中共西北野战兵团最高统帅的彭德怀再次展开了针对西北国民党军事最高统帅胡宗南的“射狼”行动。

在“射狼”行动初期,西北野战军攻势凌厉,胡宗南又一次领略到了彭德怀这个精明老猎人的厉害,一失青化砭,再失洋马河,三失蟠龙,紧接着沙家店战役失败。一连串的军事失利,掩盖了胡宗南一举“夺取”延安的“辉煌功绩”,使这只凶狠的“天狼”气焰全失。

但凶狠顽固是狼的本性,面对颓败的形势,“胡天狼”仍在垂死挣扎。

1947年底,胡宗南在西北战场转入“战略防御”态势后,靠着其精良的装备,曾一度挽回了局部战场上的劣势,面对着“胡天狼”的垂死挣扎,彭德怀提出了著名的“打狼崽,钓老狼”的战术,即消灭胡宗南剩余的两大主力之一——刘勘的二十九军,斩断胡宗南的手臂。

有经验的猎人,都会预先挖好陷阱,先掏出狼崽子,打得它嗷嗷乱叫;老狼一急,不顾一切去救狼崽子,结果便掉进了猎人的陷阱里,成为猎人的猎物。彭德怀深谙此道,将其具体成了作战计划:打宜川,钓洛川,歼灭刘勘。

作为一只长期同中共打交道的老“天狼”胡宗南,对共产党的“围城打援”战术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但西北战场上长期的军事失利,已经令这只老狼丧失了原有的沉稳理智,他开始一步步地走进猎人摆好的口袋。

1948年2月24日,彭德怀发动了宜川战役的外围战,“狼崽”张汉初急忙向胡宗南求援。胡宗南接到电报后,立即命令刘勘的二十九军前往宜川驰援。2月25日,“老狼”刘勘被钓起,率领3万大军,驰援宜川。

长期接触共军的刘勘,深知彭德怀围城打援战术的厉害,虽然他自有一套作战计划和救援战术,却被志大才疏的胡宗南牢牢地控制在手中。面对胡宗南的救援方案,刘勘虽知后果,但却不得不执行。

彭德怀早已在刘勘的前面布下了大量军队,2月28日,彭德怀挥军包围了驰援宜川的刘勘二十九军,并迅速于3月1日发起围攻,全歼二十九军。3月2日,又乘胜攻下了宜川。这样,具有重要意义的宜川战役就以彭德怀军的胜利而结束了。

宜川战役,胡宗南损失了最精锐的二十九军,两个整编师部,5个旅,共计2?郾9万人,首开西北战场上一次被歼灭一个整编军部的记录。彭德怀在这次战役中狠狠地教训了胡宗南一顿,既杀了狼崽,又钓了老狼,断了胡宗南的一条手臂。

西府、陇东战役,彭德怀“被狼咬”

但再精明的猎人也有失手的时候,彭德怀也不例外。他低估了胡宗南这只“天狼”反扑的能力。也正是由于他的轻敌,给了狡猾的胡宗南一次报复的绝好机会。彭德怀也由此在西北战场上犯下了他军事生涯中的最大失误,也就有了胡宗南后来大吹大擂的“西府陇东大捷”。

宜川战役结束后,西北野战军迅速出击,欲趁势攻取洛川。结果洛川一月未下,胡宗南也没有再让彭德怀钓走一只老狼。围城不下,打援不成,彭德怀便率军深入胡宗南后方。野战军西进河谷,初期进展顺利,接连攻克九城,切断了西北交通大动脉西兰公路,后又攻克了西府重镇宝鸡,对胡宗南的大后方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虽然西北野战军初期作战进展顺利,连战皆捷,但由于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胡宗南瞅准时机,连同马家军共11个旅的强大兵力,分两路驰援宝鸡。两军行动迅速,作战主动,对野战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面对突然来临的危险,彭德怀第一次感到了紧张。他迅速组织分散的队伍进行集中突围,不得不毁掉大量缴获的军用物资。当彭德怀率军撤退到陇东地区时,又遭到了胡、马两军的第二次夹击,被迫与优势敌军展开了极为残酷的血战。

胡宗南一改过去的稳扎稳打的战术,对西北野战军展开了穷追猛打的凌厉攻势,加上马家军的全力配合,使得彭德怀深深地看到了“天狼”的凶悍:野战军主力部队与救援部队里外夹击胡、马部队,竟只能勉强突围,并且还是在西北野战军的兵力占绝对优势的前提下。

5月7日,彭德怀又一次陷入了胡、马的包围,战斗异常残酷,形势十分严峻。所幸经过西北野战军第二总队的拼死掩护,主力部队才得以从胡、马军队的严密围攻中成功突围,回到关中地区。

对于这次西府、陇东战役的失利,彭德怀很是自责。两次战役虽然有所收获,但给西北野战军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共计损失兵力1.5万人。后来彭德怀也谈到了西北战场上的两大失误:一是二打榆林,“近月未下,妨害部队休整训练”;二是西府、陇东战役,因轻敌而给胡宗南造成可乘之机而失利,“被狼咬了一口”。

胡宗南则借这次战役的“胜利”,向蒋介石大大吹嘘了一番,以此来重塑“西北王”的威名。但这只“天狼”却不去整顿军队,而是整日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中,为以后遭到更大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拒绝彭德怀的策反,“天狼”黯然逝去

面对西府、陇东战役的失利,彭德怀作了深刻的反省。他开始整顿军队,严肃军纪,对失职的将领给予严厉的批评和处分,并进行了自我检讨。经过一个月的政治、军事整训,部队面貌迅速焕然一新,战斗力大大地提高。

与此相反,胡宗南则在忙于以“西府陇东大捷”邀功请赏,部队作风更加腐败,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国共两党在西北战场上的较量日益剧烈,彭德怀在西北战场上越战越勇,锐不可挡;而胡宗南则是屡战屡败。尤其是扶眉战役后,胡宗南的主力4个军被歼灭,在军事上处于绝境,受到蒋介石的一再斥责。蒋介石甚至产生了让胡宗南坐困挨打,为党国尽忠的打算。

1949年10月,国民党政权灭亡,蒋介石逃往台湾,胡宗南失去了靠山。在西北战场上,胡宗南也已无处立足。念及多年的“交情”,彭德怀向胡宗南伸出了援手:“策反胡宗南。”这也是“射狼”行动的最后一步。然而胡宗南自知罪恶深重,无以面对中共,断然拒绝了彭德怀的援手,逃往台湾,从而失去了最后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1962年,名震一时的“西北王”在台湾孤独谢世,一代“天狼”从此逝去。

西北战场上猎人与狼的较量,最终以猎人的胜利而告终。彭德怀虽然没能猎到胡宗南这只狡猾的“天狼”,但却使自己“猎人”的声名威震整个大西北。胡宗南晚年曾感慨地说:“我有两个克星,如果周恩来是我的政治克星,那么彭德怀则可以说是我胡宗南的军事克星。”

胡宗南曾经无数次地思考过:为什么自己在占尽天时地利的条件下,还是输给了农民出身的彭德怀。他至死也没弄明白。对此,彭德怀一句话点破了天机:人和。历史就是如此,“得民心者得天下”。失去了民心,无论你曾经多么强大,多么显赫,都会被历史无情地抛弃。以彭德怀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代表着中国的民心所向,当然会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分享到: